评论:民营书业如何一路走好?
两会期间,一份由全国工商联提交的提案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全国出版物非国有单位发行人员62.77万人;民营图书批发网点吸纳就业同比增长了46.55%。在少儿图书市场等多个领域,民营书业所占市场份额均超过50%。提案说:“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市场份额还是扩大社会就业、繁荣文化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来考量,民营书业的崛起已经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背后:无法忽视的崛起
实际上,这组数据被许多出版界人士熟知,大家都知道,民营书业的崛起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胜友对记者直言:民营书业与出版社的很大区别就是一个出版审批制的问题。个体书商实际上出版了大量的图书,而一些出版社靠买卖书号维持生存。他充分认可民营书业在出版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认可民营书业,把传统体制打破,让所有出版从业人员都能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才可能使出版业很终走上健康的、竞争的、有序的、规范的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亚非认为,民营书业在发展中至少有两点值得国有文化企业借鉴和学习。一是民营书业身上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昂扬斗志,是国有文化企业无法比的;他们无论在选题策划上还是在拓展营销上,无论在管理机制上还是在运行机制上都有大胆的创新。二是民营书业具有独到的市场眼光,它们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因此,国有文化企业应该培养这种市场眼光,否则,国有文化企业今后很难有大的作为。“ 现在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要引导和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民营工作室进行重组、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王亚非说。
发展路上:还须再“扶一把”
民营书业潜能无限,而如何在发挥国有出版企业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扶持民营书业的发展、开发,则是一项新的课题。
王亚非认为,民营书业灵活、有创新精神,但是它们仍然需面对一些问题,比如民营书业长期以来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这个危机解决不掉,民营书业永远发展不大。所以对民营书业来说,现在很关键的是对诚信品牌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提醒说,民营书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生存的压力。他提出,对民营书业特别是已经建立起品牌的民营企业,政府要出台指导性优惠政策,帮助它们活得下去、活得更好。
全国工商联的提案建议:允许并鼓励民营书业企业参与改组、并购,鼓励它们做大做强,形成新的文化生产力;出台扶持民营书业的相关政策,采取财政方面的优惠措施;对具有“走出去”能力的民营书业企业提供走出国门的机会和资质支持,对其出国参展等行业交流给予适当补助;制定相关办法,使各级行政部门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出版发行也纳入工作日程,为其营造更好的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对民营书业企业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支持帮助民营书业企业成长,让新闻出版业通过市场赢得活力,这是一大进步。民营书业企业要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这样可以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优秀出版物,满足不同领域读者的阅读需求。
tryptizol 25 mg
link tryptizo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