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行业动态

对按需出版的探讨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需求量较小的学术著作,专业教材,断版、绝版书等,由于成本等各种原因往往出版比较困难,但市场对此类书的需求却越来越多,于是一种适合小批量、个性化出版的数字出版方式应运而生,这种出版方式就是按需出版。

按需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它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和网络系统,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它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印量较少时,制作成本比传统印刷大大降低。

一、国内外出版业的按需出版

1.国内的按需出版

近年来我国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速度发展很快,2002年我国数码印刷机总装机量大约是317台,至2005年数码印刷的装机量已达到2000多台。数码印刷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按需出版的发展。

国内出版业对按需印刷的应用与国外有所不同,目前还只是以短版印刷为主,并没有真正达到按需出版的要求。当按需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进入我国时,大家的期待很高。近年来,按需出版在我国虽有所发展,但仍然处在萌芽阶段。在出版社很为集中的北京地区,目前有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气象出版社等出版社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按需出版业务。2005-2006年我国期刊、标注、专利等方面的按需出版业务也顺利开展,作为出版领域的主角———图书,由于受到书号等出版资源的制约,发展相对较缓。

2.国外的按需出版

按需出版在国外比国内发展要快。美国是应用按需出版技术很广泛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按需出版的图书占美国图书印数总量的1%左右,但是按需出版图书的品种和销售额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此比例,按需出版图书总量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美国的专业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近五年以数字化方式传播的印刷书籍、电子化图书收入达到78亿美元,占出版业收入的17.5%。美国CAP印刷调查公司预测,美国的按需印刷零售额的年增长率将为18%。1997年,美国因格拉姆公司(Ingram)创立了一家闪电印刷公司(Lighting Print),很先使用IBM的按需印刷技术印制图书,而1997年全美印刷企业中,能开展按需印刷业务的公司占8%,2003年美国的出版印刷企业中,有12%能进行按需印刷,到2010年,将增加到20%。

除美国之外,日本、德国、法国等国也在发展或正在积极发展按需印刷出版系统。而据美国CAP公司对欧洲的预测,按需印刷的年增长率为22%,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9%。总之,国外按需出版的发展已出现方兴未艾之势。

二、当前按需出版存在的问题

按需出版的前景乐观,这一点不容质疑,但按需出版在出版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正在起步的国内按需出版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1.图书样式少、装订简单

传统出版的图书开本样式多种多样,而按需出版印制的书本的尺寸大小通常都是固定的,开本样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图书出版的要求。而且按需出版图书的装订方式也比较有限,并且对于太厚、太薄或需要精装的图书,装订都有困难。按需印刷也无法在一本书内印刷和装订精美的上光类插页。

2.数字印刷成本高

图书定价一般应是制印成本的3-4倍。我国图书定价相对偏低,而数码印刷成本偏高,彩色数码印刷价格更高,若除封面外内文也全部采用彩色印刷,则出版成本更高。数字印刷显然不适合大众图书。

以按需出版做得比较好的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报价为例:书芯采用70g复印纸,封面采用157g铜版纸,印一本黑白芯配彩色封面的16开(或A4)200页的书的价格为:0.28×200(书芯用黑白)+2.5×2(封面用彩印)+3.0(普通装订)=64(元)。这么高的书价,提高了市场需求的门槛,使得按需出版出现了赢利困难。预计数字制印成本低于每印张人民币1元时,将会有较大吸引力。

3.书号管理问题

“一本起印”的按需出版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每种图书印数虽少,但品种却可能成千上万,这就必然要占用大量的书号,在我国目前对书号总量进行调控的出版管理制度下,按需出版业务对书号如此大量的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

4.赢利模式问题

按需出版作为新的出版方式,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比如较早开展按需出版业务的知识产权出版社,限制其发展的并不是先期资金投入问题而是利润问题。据介绍,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按需出版中心做了多年的按需出版业务,而且建成了按需出版网,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培育期;另外,近年来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快速发展也使按需出版受到了一些影响。按需出版要像传统出版一样成熟起来,获得稳定、可观的效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传统出版中利润的分配通常是:发行费用占零售价格的15%,批发商分得零售价格的15%,零售商分得零售价格的30%,出版社只得零售价的40%,而其中还包括了印刷成本、运作成本和作者的版税。如果采用按需印刷方式可省去发行和批发环节,只需要付给零售商30%-40%的折扣,可获得更大的利润。但同时按需出版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图书的市场推广,业务上会受影响,这就会使利润打上折扣。

5.我国出版业体制问题

我国的出版业由于一直受政策保护,缺乏市场竞争,经营观念保守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比较被动。在国外,与读者接触很直接的中间商是按需出版的主要经营者,而在我国,作为重要中间商的新华书店系统,由于没有出版资质,以及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基础非常薄弱,很难胜任应用按需印刷技术的主角。

三、发展按需出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按需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要真正实现按需出版的市场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国内的按需出版除了知识产权出版社和中国标准出版社发展较快之外,其他出版社发展缓慢。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促进按需出版的发展,重点要应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上规模出效益

美国两家按需出版公司的经营参数显示,月印量达到五六千万印以上时,通过批量采购和专门维护来降低维护成本,公司才能盈利。

而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先生认为,在我国做按需出版,很大的瓶颈是价格,体现在数码印刷价格与传统胶印价格的巨大落差上。只有上规模,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出效益、提高竞争力。而按需出版要形成规模化并实现商业化盈利还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知识产权出版社数码印刷2007年月生产量为1600 万-1700万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价格方面,知识产权出版社目前按需出版的图书对外价格是现有图书的1.5-2.5倍。据了解,多数按需出版的用户还是能够接受这样的价格的。

按需出版要实现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首先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1)政府对发展按需出版的出版社给予更多的书号支持;

(2)书目数据库和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内容极大丰富;

(3)要有廉价而高速的彩色、单色印刷和装订设备,使很终成品略高或接近于传统印刷的纸本书价格。

2.发挥中间商的作用

国外推动按需出版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出版业的中间商,如德国的利博利公司、美国的因格拉姆公司和斯普劳特公司、日本的株式会社等。这些中间商建立起了丰富的数字化书目数据库并具有强大的客户网络,他们积极地将印刷商所研制的数字印刷技术引进到图书印制中来,从而使按需出版得到了推广应用。

而在我国出版市场,作为中间商的新华书店发货店,由于体制原因和市场化能力等制约,还没有按需印刷的意识和尝试,而由出版社与零售书店单独应用按需印刷技术,成本负担很重,而且需求的市场也很有限。因此,政府应该从体制上改革,让中间商具有出版资格,从而解放中间商市场能力,这样中间商才有可能承担起按需出版的的重任,成为推动按需出版发展的主角。

3.加强按需出版市场的管理

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存储批量图书信息数据库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也没有开发相关的软件、建立格式转换标准,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有待政府来组织完成。其实,利用网络平台,集中获取订单,保证按需市场的供给,是国外按需出版的成熟经验。

比如美国,有一个全国性按需出版管理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几乎所有业务都能完成。征集稿件、签订合同、与印刷厂及发行商的业务交往、部分营销活动、财务交往、读者反馈等都实现了网上运营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出版人员可根据客户的订单,通过操作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几分钟就能印刷装订好图书并快递给客户,实现了“即印即卖”,满足了读者迅速而方便地购买图书的需求。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数字印刷装订设备的升级和成本的下降、数字化和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按需出版中存在问题的不断解决,按需出版在我国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据估计,目前中国按需出版市场的印刷品销售额应该约在1亿美元,规模大约相当于美国6年前的产量(今天的美国市场是中国的300 倍)。因此可以相信,按需出版在我国有着美好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