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利润变薄 转企改制 地方教育社面临挑战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出版改革大环境的改变,教材利润逐渐变薄,地方教育社已经不再是“宠儿”。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地方教育社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机遇一:一般图书
市场
对于地方教育社来说,除了教材、教辅产品,很少触及的一般图书近年来也受到了颇多关注。
一般图书要被读者认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出版社的品牌,经销商、书店和读者对品牌的依赖性比较强;其次,就是出版社的配套系统,如编辑、发行队伍和渠道建设等。福建教育出版社北京中心近期尝试出版了《妈妈成长记》,该社社长黄旭表示,出版大众读物不能盲目地形成规模,而应是一个出版社与书店、读者三方接受、适应的过程。
“很想做,但是很难做。”中国版协教育图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骆丹表示,“体制的约束是根本原因”。对于部分地方教育社做一般图书的失败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社长傅伟中将原因归结于渠道建设等运作环节不符合市场的运作规律上。他透露,该社今年下半年将在北京设立出版中心,主要是构建营销渠道,寻找更好的出版资源。
机遇二:数字出版
在数字出版浪潮下,上海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许多地方教育社都跃跃欲试,意图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作为。
教育社的教育图书产品及其受众的特性将其与数字出版密切联系。然而,数字出版的赢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出版社打造的数字出版平台,仍然是传统出版物的增值服务,自身能够赢利却还为时尚早。
随着科技的发展,远程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赢利点。骆丹表示,今后国家级图书馆海量数据库的完善、在线阅读的普及以及教育的现代化建设,都能带给出版社更多的商机。
如今,地方教育社的市场大多以本地为基础,比如本地的教材教辅资源,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远程教育,都与地方的经济水平密不可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平利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不能进行网络教学、网络课堂的设备普及,就缺少了目标读者群,数字出版的建设仍然存在困难。
有业内人士表示,出版社要么有内容,成为内容提供商;要么有终端,成为渠道控制者。这样看来,那些拥有国标教材的地方教育社更具优势。
机遇三:馆配市场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阅读,加大了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配书的政府采购力度。地方教育社的产品以教材教辅、社科图书、教师用书为主,这些基本属于中、高端产品,是馆配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馆配的需求,一些出版社还将现有品种重新整合。
在三月份的南京馆藏会上,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现采实洋约30万,这样的成绩被该社总编辑王瑞书形容为“小小的鼓励”。王瑞书认为,馆配是个值得注意的商机,对苏教社而言,在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现采的品种从社科图书逐渐转变为教师实用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较大的需求量。
傅伟中表示,常备书目的竞争力是馆配的关键,如作为常备书目的品种是否齐全,价格是否有优势,推广力度如何。由于起步较晚,该社的常备书目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完善。
事实上,开展馆配业务并不轻松,虽然有馆配商,但是出版社仍需要到各地去做联展和推广,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气力,与一些中央大社相比,地方教育社的经验也略显不足。黄平利认为,需要专业管理者对发行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观念改造。
挑战:来自民营
在今年的全国书博会上,民营策划机构显得异常活跃。各地出版集团、出版社纷纷与几家民营巨头合作,地方教育社也受到了一定的触动。
王瑞书表示,目前的教育出版,特别是教辅市场已经饱和,不会因为政策对民营策划机构的支持而改变竞争的格局。“已经是白热化了,再白热一点,大环境也不会改变。各家合作的内容,只对于个别出版社有好处。”王瑞书说。
骆丹也表示,民营策划机构并未拥有出版权,很后的通道仍然是出版社,只是出版社在出版图书中,选择了不同的操作线路。一位在地方教育出版社做过多年教辅的“老人”表示,现在的民营策划机构已经跳脱了传统意义的教辅习题,开始向“泛教育”产品发展,他对民营这样快速、多元化的扩张表示了忧虑。
傅伟中也表示,民营工作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虽然处于身份不明的状态,但不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敏锐的市场意识和高效的运作机制,都值得出版社研究和学习。
今年3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鼓励和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从这点来看,在不久的将来,地方教育社或许能通过自身的裂变,形成跨区域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