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法兰克福 展示中国的舞台
近日,法兰克福书展公司与德国图书中心共同组织了一次外国媒体访问中国的活动,瑞士《新苏黎世报》、美国《出版透视》,以及《德国商报》等十余家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为期5天的访问过程中,访问团与郭敬明等作家进行了交流,了解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题材以及文学状况;参观了商务印书馆、北京贝贝特公司,并与当当网、盛大文学网站、新浪网、百度等网络媒体以及大苹果版权代理公司等进行了会面,了解中国网络文学的运营模式和版权状况。本报借此机会对法兰克福书展公司新闻办公室主任尼娜?克兰做了独家专访。
中国网络文学令人震惊
《出版商务周报》:在此次对中国出版业的参观访问过程中,给你印象很深的是什么事情?访问团成员都有哪些反馈信息?
尼娜?克兰: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中国出版业的多元形态。很多大型国有出版社开始转型,而且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运营模式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与当当网、盛大文学网站、新浪网、百度等网络媒体有一次专门的会面,他们给我们提供的关于他们企业的信息,可以用“充满活力”来形容。你知道,在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社会相对平静,没有太多的新闻。这次的访问让我对中国的出版业、文化等充满了好奇。
参访团的成员大多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这次的参观访问使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网络公司所提供的一些数据都是非常可观的,是他们以前无法想象的。
《出版商务周报》:在与路金波的见面过程中,我发现,参访团成员似乎对他所介绍的有关团队创作模式不是非常赞同。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西方媒体不太支持出版的商业化模式?
尼娜?克兰:确实,我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我们并不能说出版的商业化模式不受欢迎。你知道,西方出版商也和中国的出版商一样,希望能够从畅销书中挣钱,而且对畅销书给予了很大的期待,这一点是相同的。只是有一点,我们这次参访团的成员大多为文化类媒体或者负责文化类新闻的媒体人,他们的立场是提倡严肃类文学的,所以他们对商业出版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在西方社会关于畅销文学的话题越来越多,对严肃类文学和畅销文学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我发现,在中国对这种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也有批评和担忧。
《出版商务周报》:通过此次参访,你觉得德国出版商们对中国的图书有怎样的期待?
尼娜?克兰: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来回答,因为不同的出版商,他们感兴趣的图书是不一样的。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很少,这次的法兰克福书展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次很好的机会。西方读者希望了解目前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所以我觉得,不论是严肃文学还是畅销文学,只要他们拥有良好的质量,并且能够表现中国社会、文化的某个方面,都会成为受西方出版商欢迎的作品。
主宾国活动进入倒计时
《出版商务周报》:法兰克福书展公司每年都会针对主宾国组织这样的媒体访问团吗?
尼娜?克兰:是的。为了使参展商对主宾国的出版、文化等各方面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我们每年都会在书展开始之前组织这样的媒体访问团,并将访问后获得的信息上传到我们的网站,并发送给感兴趣的出版商。由于语言的问题,我们每年都会翻译大量的有关主宾国的材料,然后发送出去。
《出版商务周报》:法兰克福书展公司与主宾国在组织活动方面是怎样合作的呢?
尼娜?克兰:主宾国活动的设立要追溯到1976年。每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出版商超过7300家,记者约3000名。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参展活动,我们需要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因此我们设立了主宾国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将主宾国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承办国,由他们自己组织不同的文化活动,因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更加了解,组织活动也更方便。我们的角色是提供一个世界性的平台,并协助主宾国提供咨询意见。
对于每年的主宾国活动,我们会有三次大型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是在头一年10月宣布下一年的主宾国活动;一次是在3月的莱比锡书展期间;很后一次是在6月,然后正式进入当年法兰克福书展的筹备活动。
《出版商务周报》: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的筹备活动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尼娜?克兰: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是组织中国的一些作家到德国的各大城市参加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德国的出版商、读者、媒体等了解中国的作家和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公众对主宾国活动和文化的关注,这也是为法兰克福书展造势。
在今年的莱比锡书展期间,我们组织了包括舒婷在内的5-6名中国作家访问德国,并向公众介绍他们的作品,这个活动仍在进行当中。目前已有10-12名作家在德国进行了阅读宣传活动,我们计划在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之前,组织18-20名中国作家去德国参加这样的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作家阅读活动以及我们提供的信息,很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德国机构都表示,希望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与主宾国合作开展活动,例如,法兰克福博物馆就表示,希望与中国主宾国合作开展有关中国文化的展览。另外,我们也与法兰克福的许多书店进行联系,他们会在书展期间展示并出售中国作家的作品。关于中国作家的一些信息,我们会及时与他们沟通,并提供海报、宣传册等。
《出版商务周报》:接下来的几个月,你们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尼娜?克兰:接下来,我们做的主要是联络和提供信息的工作。我们会统计参展商的信息,目前,已注册的出版商有1000余家。我们还会与各种媒体联系,提升大家对法兰克福书展的关注。
力争缩减参展成本
《出版商务周报》:许多出版商认为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费用相对比较昂贵,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尼娜?克兰:其实,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我们觉得,出版商参加书展所支付的展台等费用并不贵。相对于其他的书展,我们所提供的展台价格并不是很高的,当然也并不便宜。我想,真正使得出版商觉得昂贵的应该是酒店等旅游设施的费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与酒店方面进行沟通,希望能够给予参展商一定的折扣,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也使得我们公司的主席尤根先生曾一度想过将书展的地点迁往慕尼黑,但很终还是决定留在法兰克福,并与地产商续签了一份到2022年的合约,你知道,我们公司并不拥有书展展馆的土地所有权。
《出版商务周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美国书展的参展商人数有所下降。请问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会采取哪些方面的积极措施?
尼娜?克兰:经济危机使许多出版商受到了影响,并通过各种途径节省成本。但据我们统计,今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代理商人数有所增加,具体的参展商人数还不确定,我们会在9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参展商的具体人数。我们估计,今年参展商的人数不会比去年多,可能比较稳定,保持去年的规模。
为了降低参展商的参展费用,我们也做了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在去年11月底之前注册今年的书展展位的参展商,我们会提供更加优惠的折扣。
重点关注阅读推广
《出版商务周报》:去年法兰克福书展的共同议题是有关数字出版的,你能透露一下今年书展的议题吗?
尼娜?克兰:今年,我们和美国书展、国际图书馆协会(IFLA)等机构达成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国际图书馆协会对中国出版商以及其他出版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情况非常感兴趣,他们将在书展期间大约组织2900次活动,其中包括约1000场商业活动。这些活动在7月初开始筹备,并在8月底很终确定下来,至于今年的议题,可能是关于阅读推广的,但目前还无法确定,我们会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