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市场供求有差距
农村图书发行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图书发行是新华书店工作主流。那时,年画、农业科技图书是农民朋友争购的主要品种。当时,书店门前曾经人山人海,还曾有过凭票购买和排长队的现象发生,可现在却是日落西山。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落差?根据笔者的观察,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书品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农民读者买书、看书,主要目的就是要从书中获得能够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知识。但笔者从与几位农民读者的谈话中了解到,缺少实用性是他们不愿购买图书和音像制品的主要原因,目前图书市场上发行的“三农”类图书大多脱离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以“水稻”和“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和育苗方法为例,能够实际应用和有效借鉴的科学方法太少。另外,现在发行和出版的农业图书也以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居多,在内容选材上也倾向南方,很少带有北方气息,尤其以加工类和肥药使用类很为严重。
近年来,图书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版社只有适应变化,及时掌握各种情况的变化,才能制作出农民真正想要的书,能够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书——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买你的书。同时,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虽然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谈不上具有专业文化程度。所以,出版社出的农业科技书籍要注重简洁,不要弄得太深奥难懂,更要避免使用太专业的名词术语,还要注意发行推广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其次,高价书与低消费之间的矛盾。现在的书价要比原来没涨价时高出十几倍甚至更高,连收入比前20年增加了十余倍的“工薪族”尚且对其却步,更何况收入增长缓慢、还处于温饱状态的农民。在农村门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农民读者来到书店围着书摊,看起来书来爱不释手,可一看书价却摇头兴叹,留下几声抱怨。过高的书价与农民的低消费水平之间形成了价格上的错位,高书价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它对农民和农村消费群体来说形成了限制,农村图书销不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再次,发行渠道与消费群体之间的错位。农村图书发行过去实行的是“双轨制”,即新华书店与农村供销社和下边的分销店共同卖书,由新华书店赊销图书,供销社提供卖场和人员,发行网点可谓“星罗棋布”,真正是送书到“田间地头”。但随着供销社的解体和市场经济的出现,卖书的低利润收入难抵经营其他商品的高额回报。
于是,过去卖书的摊位纷纷转项经营其他业务。对于承担农村图书发行任务的新华书店来说,又尚无能力建立起那么多自己的发行网点,结果不仅是“瘸了一条腿”,还荒了一片地,对农村读者的图书发行网点也就彻底被打破了。每年按照上级部署开展的“送书下乡”、“文化扶贫”等活动,更还由于农村的文化消费水平还很低,消费也往往停留在实用型上,即读者购买的目的首先是必须解决生产和孩子学习上急需的,还来不及往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上考虑,这样的恶性循环很终又导致了农村购买力持续低下。
所以,到农村卖书,尽管上级和书店的愿望是好的,但搞农村图书发行的亏本却又遏制了农村图书发行的拓展,从而使图书发行不愿往农村市场走。
很后,关于降低书价的思考。降低书价是个老话题,这几年也一直被广大读者所期待,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例如:降低书籍的使用纸张和装帧标准,现在图书使用的纸张克数越来越大,装帧也越来越好,其实在有些书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大多数买书人看中和求取的是书的内容价值,决不是它华丽的外表。所以,出版社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书品的过度包装和装帧。很后弄得出版社、书店、读者三方都苦不堪言,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