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业版权中心唱主角
本报讯 (记者邹韧)9月3日,记者来到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中心,一进门就被墙上整齐悬挂着的15个蓝色小信箱所吸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主办方给那些有版权合作意向,但又暂时没时间洽谈的单位和作者设立的,他们可以用信件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再投到对应的信箱中。
记者看到已经有9个信箱上贴了公司的名字,其中有8个是民营业者,分别是版权代理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者等。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次主办方首次引入了民营业者,由于很多民营业者没有租展位,于是就在版权中心租了版权桌进行版权洽谈。
北京一乐畅合文化创意公司的老板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海外留学8年,今年回国成立了这个工作室,这次他带来了自己创作的一套12本的系列图书,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作伙伴。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编辑则告诉记者,她看中了四川一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图书,想与该公司合作,主办方首次引入民营业者为他们创造了机会,她感觉很好也很方便。
记者了解到,民营业者来版权中心大多是两个目的,一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的合作伙伴,另一个是通过这个平台把已经有合作意向的单位约到这里进行更好的交流,争取很终谈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