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仅识三字 奋斗六年创亿万家财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 白手起家,居然在短短的6年间,创办出了一家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
创造这个新童话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今年已经51岁了。说出她的名字,许多人也许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却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陶华碧就是打工者们几乎天天必吃的“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生产这种食菜的大企业的董事长。
这个大字不识4个的农村“老干妈”,连文件都看不懂,她是如何创办和管理好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
“绝招”一:以灵起家
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为了生存,她很小就去打工和摆地摊。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当时,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绝招”二:以情经商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很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虽然没有文化,但陶华碧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一个人,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动整个集体。果然,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投资”,使陶华碧和“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一直只增不减。在员工的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
到2000年末,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就迅速壮大,发展到1200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315万元。如今,“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达13亿,每年纳税1.8亿,名列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的第5名。
亿万富翁的成功秘诀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那亿万富翁呢?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亿万富翁无非有这些构成要素:家传祖业,比如洛克菲勒;科技先锋,比如比尔·盖茨;资本高手,比如丁磊……还有那一大批通过房地产、保健品等“时代机会”发起来的企业家。说到底,靠的都是些大机会、大知识、大实力。
但“老干妈麻辣酱”的陶华碧靠了什么?论实力,丈夫早逝,上世纪90年代之前,她还拖着两个小孩到处打工和摆地摊;论机会,做的是麻辣酱,是传统不过的产业;论知识,就更谈不上了,她不仅没有留过洋,读过大学,甚至连珠三角地区一些“洗脚上田”的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老板都不如———只认识三个字,而那还是当了老板以后才学的!
陶华碧何以成功?“老干妈”何以不断壮大?这是一个秘诀,但却又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答案。说是秘诀,“老干妈”创业6年而至13亿元年产值巨大规模,“什么都没有”的陶华碧,不可能没有成功的秘密;说答案人人皆知,则更是实话———
对机会敏感。李嘉诚的很初成功是抓住香港地产和港口发展的机会,丁磊拿捏的是互联网,朱保国稳住了保健品……陶华碧则是上世纪90年后期,在大家认为“没有大钱做不成生意”的年代,做成了大生意。想当初,她抓住的不过是卖凉粉时,拌酱料畅销的小小机会。
诚信。“做生意要诚信”,这几乎谁都知道。但事实上,很多人还是做不到。陶华碧以前没提听过文绉绉“诚信”,但她以一个农民的朴实本质,做到了诚信也做大了生意。
凝聚力。企业初创,仅几个的苦干、巧干,甚至有一点蛮干就可以,但往后呢?员工多了,就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很多优秀企业配有股权激励、企业文化;异曲同工,陶华碧有“情感投资”,以情感人。
职业经理人。陶华碧不识字,不懂算账,这不要紧,她请来自己的儿子,更放胆请来很多专业管理人员,还将他们送出去培训、进修……
只认识三个字的陶华碧,每一点心路都暗合很新很全的管理大全———因而,“老干妈”的成功是神奇,而远远不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