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决策高于管理
“小老板靠勤奋吃苦赚钱,中老板靠经营管理赚钱,大老板靠战略决策赚钱。”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在正确路线下是模范,在错误路线下也是模范。如何防止成为错误路线下面的模范,是企业战略决策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高于管理。
管理是一种日常性的行为,侧重于关注企业内部,追求的是正确地做事,即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精确地做事,追求效率与效益,注重制度和规范,讲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改善,强调战术动作的实用性和专业性,重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追求销售业绩与市场占有率。
战略则是一种非日常性的行为,侧重于关注企业外部(市场),追求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即确定哪些是对企业很有价值的事情,主张工作流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重构,倡导企业文化的变革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注重新的价值观念的导入,捕捉重大的机会点,谋求超常规的发展与跳跃,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竞争优势与经营境界。
管理趋向于持续和稳定,通常是常规的、线性的、渐变的和量变的;而战略趋向于大的转型,通常是超常规的、非线性的、突变的和质变的。
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的目标和使命,是基于过去,把握现在;战略则是高瞻远瞩,彻底变革,是基于现在,经营未来。管理着重于物质层面和有形要素,战略更着重于精神(价值观)层面和无形要素。总之,管理的实质倾向于“守成”,而战略的实质倾向于“创新”。
当然,管理与战略,守成与创新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当企业的战略创新因传播扩散(追随克隆)或竞争者的超越而逐渐失效之后,该战略创新就蜕变为一种常规性、普及性的东西,就不再属于“创新”,而转化为常规性的管理(守成)的范畴,成为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广为流传。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同一战略模式下运行(即战略同构),导致同构竞争日益加剧,新的战略创新的需求就变得十分迫切,于是又催生了新的战略……如此此消彼长,呈阶梯式上升。
在资本主导的“财富时代”,管理是第一位的,战略是第二位的。只要战略没有大的失误,通过规范的管理,就能使企业按通行的原始积累模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企业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压倒一切。
然而,在知识主导的“财智时代”,战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只要管理没有大的漏洞,通过战略创新,就能使企业跳出同构竞争,甚至超越常规的原始积累过程,横空出世,领导市场潮流,一跃而成为行业先锋乃至领头羊。这样的企业已经超越了“产品竞争时代”,而进入了“战略竞争时代”,往往能以小搏大,后来者居上。对这些企业来说,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重要的,对大势与战略转折点的把握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才是很重要的。
战略创新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对企业价值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而战略创新对企业价值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上升。战略正在取代管理的传统地位,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主要源泉。同样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已经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转移到知识创新,尤其是战略创新。
“研究开发(R&D)”的概念正在被新的时代重新定义,其内涵已由以产品与技术的创新为中心转向了以经营战略的创新为中心。实证研究表明,在许多行业中,技术创新的进程日益衰减,而快速的模仿缩减了技术创新的获益周期。尽管技术创新仍然为消费者创造着巨大的实用价值,但它们却常常不能给企业带来应有的回报。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产品与服务都非常类似,但它们的经营状况却大不相同,原因就在于很多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游离于战略创新之外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已不再成为推动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必须选择一套与众不同的策略,才有长久的竞争力。”他认为,面对来来的经济竞争,管理的改善与组织的重整固然重要,但惟有与同行策略相异,才能常保竞争优势。
加里。哈梅尔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公司兴旺发达靠的是改变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