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欧洲挑剔目光 中国在全球最大书展当主宾
被称为“出版界奥运会”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13日晚开幕,中国作为主宾国第一次同时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对这个用15年时间才请来的“特殊主宾国”,德国主流社会给予了应有的礼遇和尊重。开幕式进行得十分顺利,一些成心想看热闹、希望给中国制造麻烦的人愿望落了空。找中国的茬是这些日子德国一些媒体和政客热衷干的事情。他们用耍得很熟的“民主”、“自由”等几个骰子对中国指指点点,并拉来几个中国流亡异见人士当道具。这种十分小气的待客之道展现了部分德国及西方人士及其狭隘的胸襟。“这只是一些杂音,所以在开幕式当天它们被认识中国、与中国合作的主流呼声淹没了。”一位中国学者14日对《环球时报》说。
很大书展烙下中国印记
“世界很大书展烙下中国印记”,这是法新社14日报道法兰克福书展的一个标题。文章写道:“得到北京支持的中国作家、出版商和艺术家和其他人将以大量来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故事给世界很大书展留下印记。甚至在这个大型书展开始之前,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就引发了有关言论自由的辩论,但开幕式聚焦的是中国的文化之根和日益扩大的全球影响力。”在13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致词说,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明镜》周刊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开幕式上说,“近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分量大为增加”,她呼吁德国方面对中国保持好奇心,不要心存偏见,同时她表示,将与中国进行没有任何禁忌的、更加开放的对话。
德国媒体把法兰克福书展称做是“全球很大的文化交流平台”,今年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00家书商参加,包括汉王科技等在内的中国几百家公司,预计将举行的500多场活动中一半有主宾国中国参加。《环球时报》记者的一名德国朋友说,这几乎等于在全德国进行了一次“中国文化的扫盲活动”,因为100多种中文书籍被翻译成了德文和英文,演讲会、民俗展示、讲演等活动延续近一年,一些中国作家走进德国高校和社区的免费讲演活动受到普通德国人的欢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题为“所有目光都注视着参加书展的中国”的报道写道,今年法兰克福的贵宾确实是个大人物,人口超过10亿的中国无疑是可以想象到的很大主宾国。中国代表着一个广泛的迷人的商机。据估计,中国有2亿—3亿传统的书籍阅读者,2007年出版13.5万种图书,中国因此吸引了业界的注意。
英国《金融时报》14日报道说,中国在利用书展传播自己。报道援引中国官员此前视察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时的话说,“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无可挑剔”。报道称,对中国来说,它作为世界很大书展的主宾国,其意味远远超越书籍,这是“走出去”政策的一部分。除了加强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国际交流外,它还包括通过媒体和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法兰克福汇报》14日以“中国塑造另一个形象”为题评论道,中国在通过法兰克福书展发起“走向全球”的攻势,提高“软实力”,并积极影响世界对中国新的引领世界角色的看法。德国之声此前曾说,北京不仅想征服世界超市,而且想赢得人心。从经济上来讲,中国追上了西方,但其文化吸引力远远落后,甚至奥运会都没能扭转趋势。而从很近围绕法兰克福书展的争议来看,中国现在想要增加软实力“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