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配市场生变 教育社受益
中小学馆配市场成为今年新的馆配热点,这让许多教育类出版社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
在近期结束的南京秋季图书馆藏展销会上,大学社、教育社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等教育社的现采码洋都进入前50名。在高校图书馆馆配业务有所回落时,中小学馆配市场成为今年新的馆配热点,这让许多教育类出版社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纷纷摩拳擦掌,以期在馆配业务中施展拳脚。
以优势板块主攻
馆配市场虽然火暴,但是各类型图书馆采购的重点不尽相同,教育类出版社以教育理论图书、教材和社科类图书为主,有些出版社选择全品种进入,有些则在优势品种上发力。
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编辑部主任金玲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该社成立了教育图书发展中心,主推以教师用书为主的教育理论图书,并根据这类图书的特点和馆配需求,进行了图书的策划和包装。“以江苏省为例,今年我们馆藏现采部分也有50万码洋,其中大部分都是教师用书做出的贡献。”金玲说。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的馆配业务增长了60%,社长闻玉银指出,人文和幼教类图书是该社在馆配市场比较占优势的品种。该社近期在河北中标了一套幼教图书——《阳光少年》,采购量约为2万套。闻玉银表示,虽然细分品种尚且不成规模,在尝试中也确定了“以文化和幼教为主要板块”的馆配品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中心主任王京表示,对于采购者来说,一些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更容易引起注意,如该社的“大夏书系”,在此次南京馆藏会上45万元的现采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从目前馆配市场的采购情况来看,教育类出版社中具有品牌效应,价格合理的产品,不仅可以在零售市场取得好成绩,也可以试着进入馆配渠道,不仅可以“双管齐下”,还可以借单品种,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
有取有舍 收放有度
虽然各家教育社对馆配越来越重视,但是出版社在馆藏会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在馆配会的选择上,各家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江苏凤凰新华书业有限公司馆配业务负责人许大华介绍,不同的馆藏会针对的产品类型有所不同,比如去年该省就举办了教育类图书的馆藏会,吸引了多家教育社和师大社,对于出版社来说,考虑到成本等问题,会进行馆藏会的筛选,有教育社表示,它们更重视的是针对教育出版的教育图书馆藏会,此外还会关注面向中小学图书馆的招投标。
在发行力量上,各家出版社也选择了不同的形式。与专业社不同,教育类出版社几乎没有专门的馆配部门,多是由分管当地的发行员承担馆配业务。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刘东风介绍,与传统教育社不同,大学社为了配合大学教材的发行工作,在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的常驻机构,这为馆配业务提供了许多便利。各个地区虽然都有馆配会,但当地馆配商对出版社的要求有所不同;常驻机构能够及时把握当地的动态,让出版社面对一些紧急事件或措施变化,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我社主要在广州、成都、江苏和浙江有自己的常驻机构,从数据可以看出,这几个地方的馆配做得要比其他地区好不少。”刘东风说。
王京表示,该社在江苏的常驻机构中,就由本地人做业务,许多“外来和尚”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多都能化解。
当地常驻机构是大学社具有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基于教育社整体产品线与大学社的差异,对于教育社来说,专门为馆配在当地设立机构成本过高,并不可取,为了做细市场,用1-2名发行员负责全国的馆配业务似乎更加合理。
推广很重要
细节决定成败,在馆配市场上做得较好的出版社,都非常重视馆配会前后的宣传推广工作。
金玲告诉记者,在这两年的摸索中,苏教社愈发感觉出了与书店沟通、馆藏会前后宣传的重要性。她表示,如今,该社会在馆配会前期与省店进行洽谈,讨论包装、推荐方面的合作机会,并在店面、报纸、期刊上做宣传。强调专人跟进和现场宣传,做好后期维护和服务。
苏教社今年推出 “班主任书架”和“教师书架”两个系列后,主动与书店进行策划,与当地的教师沟通,该社还希望能够借助一系列类似讲座的活动进行宣传。
不少受访者表示,在大型馆配会上,现场的宣传十分重要,特别是针对新书,无论是摆放的位置、书目、宣传册等等的细节上,都有不少学问。
王京介绍,在现采时,该社会准备一些小礼物进行赠送,比如发一些促销品,如笔记本、开水杯、小玩具等,既表达了出版社的心意,又体现了其对客户的重视。
当然,现场的促销人员亦很重要,一些教辅书商常用的方式,比如现场举着广告语等,也在馆藏会上出现了。王京介绍,该社的促销员对客户进行现场推介,可以增加客户对于“华东师大社新书”的印象。“特别是有些馆藏会,出版社没有自己的LOGO,这就要让促销员举着代表出版社形象的牌子,现场吆喝,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