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捍卫内容,而不是书这种载体
德国数字出版之旅(四)
作者:孙池 | 时间:09.11.30 |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孙 池 光合作用书房总经理
这次的欧洲数字出版之旅有两方面让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
全世界 书只是内容的一种载体
第一个就是,当时有一个生活类出版社的负责人来跟我们讲他们是怎么面对数字化出版的。他们把自己作为一个内容的制造商,而不是单纯地做书的出版。因为这样的一个身份定位,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容数据库,然后面对的就只是各种载体跟内容的对接问题。如果这个载体是Apple的,那就直接转化成Apple的,同样如果是Google的话也可以转化成Google的格式,或者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他们的内容不一定是书,书只是内容载体的一种而已。我个人也认为未来出版的关键就是提供内容,不局限于载体,必须用很开放的心态和观念去面对各种载体的接口。
第二个就是,当时有一位纽约大学的教授,在论坛的很后一部分跟我们作了关于美国出版状况的分享。他很后的结语让我非常认同的,甚至听了还有点血脉喷张。他说他已经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五十年了,但他认为,在明年,或者在未来很近的某一年,法兰克福书展可能就不再叫“书展”了。他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你们要去想象,当未来要出版一本关于汽车的书的时候,你打开你的手机,就可以看到这本书,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手机上听到引擎声。这是一件让人觉得很兴奋的事情,就是说内容可以用更多元、更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的附加价值也会有更多表现的可能性。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菜谱,可能会被应用到磅秤里面去,当你在买肉的时候,磅秤就可能提供菜谱的数据,比如说做牛肉可以有几种做法,这种做法需要的牛肉是多少克,配料是多少克,然后就在超市一次性买完了。甚至打印出来的小票就能成为一个小菜谱。这样的话就提供了很多的附加价值。
阅读也许会迎来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让我们看到许多的可能,我们拥抱书,也热爱书,书不会灭亡,但是,我们同时还会看到很多展示内容的可能性。
欧洲与中国 不同方式投身阅读变革
其实我跟数字之旅的很多同伴认为,在技术上我们并不落后,但是,有两个层面,中国与欧洲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跟任何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一样,我们充满着各种的可能、创意、创造力,因为我们没有太多固有的传统,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打破传统的可能性,在中国的活力是很强的。很多人认为,现在是一个混乱的阶段,可是往往创新是在混乱中产生的。而在欧洲,要实现改变,往往就要慢一些。
第二个,因为过度的活力,也让我们显得不够沉淀,在很多事情上做得不够精细和到位,我们可能会有各种的火花和点子,因为市场大,很多东西做起来也很好做,很容易靠数量取胜,因此就很难在精细度上取胜,做得更粗放一些。反观欧洲,他们反而要削尖脑袋把各种事情做细、做透。
不过在这么一个成长和变动的国家里面,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欧洲有一个很强大的传统阅读比例,有50%的人口是传统图书阅读的忠实读者。这几年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他们的阅读习惯也没有改变。但是,另外50%的人在迎接这场变革。如果上游的内容制造商不参与这场变革,如何去服务这另外50%的人群?
看未来 书店要做内容经销商
我们捍卫的是内容,而不是某一个载体,书只是载体的一部分,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载体,出版人就把内容放到这个载体上去。
同样,书店要把自己定位为内容分销商,而不是书的分销商,而且也应该是软体、硬体同时的分销商。
书店应该非常深入地思考我们的受众到底需要什么,而不要站在一相情愿的角度思考。如果在未来,读者认为书店不需要存在了,那就不存在了,但如果读者还想到书店的其他功能,那么书店将以读者所能想象到的形式继续出现。这一切都是由客户和市场决定的,而不是利益保护者、个人爱好的一相情愿能左右的。
就光和作用书店而言,如果我们定位为内容和文化的体验店,那就没有书店应不应该存在的烦恼了。在未来,我们只要在这个角色上扮演得更符合顾客的需求就好。我们不必执著于自己的形式。我并不是光合作用书店的捍卫者,而只是顾客的捍卫者。(崔 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