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更需理性声音
周末逛超市,见到满当当的食盐柜台,不禁想起不久前那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抢盐”潮来。一则“碘盐可防核辐射”的传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却引发了大规模的抢购,导致“天下无盐”。再联想到如今网络空间的种种非正常状况,愈发感觉到,在信息即时传播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客观和理性的声音。
近些年,中国快速迈入网络时代。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一次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我国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今年1月19日,该机构第27次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破8亿,手机上网用户数近3亿。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能发布消息、发表看法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我们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不能不意识到,作为开放空间,网络上的信息和观点,不一定准确、客观。出于引发关注、制造舆论的需要,甚至会有人“策划”虚假信息,炮制“焦点”话题。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公众获取各种信息的空间。如果缺乏客观和理性的声音,那些主观、情绪化,乃至故意歪曲事实的言论,就会误导网民的判断,营造出偏颇的舆论。例如很近发生的“跪爬事件”,就是一个网络推手“策划”出来,利用人们的同情和义愤,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策划”目标。这几年,在商业竞争、明星“包装”等方面,类似的事例也有很多。这些“策划”往往从一则吸引眼球的“猛料”开始,不明就里的网民如果加以关注,以至转贴、发表观点等,便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他们的圈套。
什么才是客观理性的声音呢?我认为,首先要在了解真相的前提下发表观点。目前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有一些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只是一鳞半爪,和事物的真相存在不小的差距。在错误的前提下当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要发表看法,就需要先分析判断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全面真实,以避免主观、错误的言论。
其次,要有理性的态度。随着网络受众的普及,通过网络发表观点,比传统媒介更加迅速,传播更广泛,影响也更大。为了吸引和增加点击率,一些人在明知信息来源可能有误的时候,急于亮出观点,运用“雷人”的表述。还有部分网络媒体的编辑,习惯于断章取义,从原作者一篇本来是客观严谨,理性求证的文章中,抽出一半句“惊世骇俗”的语句来,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少数网民以“灌水”为乐,甚至谩骂攻击,使网络空间多出许多“垃圾信息”来。
理性的声音,需要一个理性的环境。说到底,网络只是一个技术平台,内容由人来发布的。无论是网络的管理者、运营者,还是使用者,都应该更加重视理性的声音,共同营造一个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每日甘肃网--主流媒体 甘肃门户】 原文链接: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1/04/08/0119450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