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AI资源网

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不足,怎么办?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刘景忠


  我常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而郁闷。因为在我看来,中职生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有了大把的时间却不好好学习,岂不是虚掷光阴?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试着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和处境,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很难说做到了了解学生,更不能说我对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通过和学生的接触,毕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他们的同龄人正在为考取大学而努力地学习,就像跑步,他们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放弃,特别是在心理上放弃了成功。


  其实,很多中职生的生活本领、生存能力显然强于高中生,这是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很有利的因素。


  我们经常用“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来解释人的能力、特长有所不同这种现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更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做了阐释。


  中职生所以成为中职生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中职生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不足却是客观事实。那些没有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无非是用在了娱乐和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娱乐,还是日常生活,中职生都比高中生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了社会。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一个人生存能力很有效的“启蒙教材”。


  进入职业学校后,如果学校利用专业教育的平台,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引向职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学校中一部分教师的授课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无不是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的。学生对这些教师的评价往往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补充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讲授的内容很实际,对我们很有用”,等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另一个事实是:不少教师照本宣科、只会讲一些空洞的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由浅入深,其结果就是我们在职业学校通常看到的“教师教学很流畅,学生学习很惆怅”的课堂教学状况。


  根据中职生的以上特点,他们的未来走向何方,我们的确责任重大。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