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资源网>>数字出版

网络时代大众阅读习惯趋势

由于因特网应用领域的快速普及,信息数字化的潮流对传统出版模式不论是在创作、编辑、出版、发行,乃至阅读等各方面的传统概念都造成了莫大的冲击,除了宣告读者导向时代的来临之外,也引领着我们进入后阅读时代。

信息传播的新生态
套用麦克鲁汉的名言:「媒体即讯息」来形容现今因特网信息传播新生态的发展特色,显而易见的,因特网的高度互动性除了象征着读者导向时代的来临之外,对阅读多元化的发展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根据财团法人信息工业策进会的很近的调查研究指出,台湾经常上网人口达九百二十五万人,因特网连网应用普及率为百分之四十一;另一方面,财团法人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所提出的「台湾地区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亦指出,目前台湾地区之家庭有百分之六十五.二(四十六万户)可上网,其中,十二岁以下之民众有一百五十一万人曾使用过因特网,十二岁以上之民众有一千一百八十一万人曾使用过因特网,总计零至一百岁民众有一千三百三十二万人曾使用过因特网。
此外,根据BURST! Media很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人们使用因特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而花在其它媒体的时间却有逐渐递减的趋势。在这份针对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表示减少看电视的人有百分之三十五.五,减少看杂志的有百分之三十四.一,减少听收音机的有百分之二十七.一,以及百分之三十.三的人表示看报纸的时间变少了。在这份调查中显示,几乎所有年龄层都增加了在网络上的时间,即使是过去被认为已经花费相当大的比例在因特网上的年轻族群(十八至二十四岁),他们当中仍有高达百分之六十二.六的比例表示,比起前一年,目前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增加了,对其他各类传统媒体的消费时间亦相对地减少。由此可知,继广播、电影、电视之后,上网俨然已成为新的全民运动,而因特网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网络重要性日益增加的同时,不仅促使商业模式产生变革,加速不同媒体间势力的消长,进而也压缩了其它媒体的使用率。

数字时代大众阅读的新趋势
就阅读而言,计算机媒介的兴起带给了印刷媒介不小的威胁,尤其是在互动阅读方面所提供给读者的主动性优势,更是传统线性阅读方式所望尘莫及。再加上网络通讯科技的推波助澜,已然形成数字时代一股无法抵挡的大众阅读新趋势:
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
阅读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活动之一,而阅读行为一直被视为人类达到社会化的一项重要行为表征。人类之所以和其它动物不同,主要也就在于人类能透过图文的阅读,加以沟通并吸收、传承知识,累积经验。然而,由于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科技的发达,文字不再局限于用实体图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随着因特网的盛行,有阅读习惯的人渐渐改变了阅读习惯,使得出版印刷受到直接影响。此外,由于网络上自由、开放、多媒体与数字文本的特色,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更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角色定位。
二、读者阅读模式的改变
一般而言,网络上的读者习惯以跳跃式的方式进行数据内容的阅读,并以快速浏览的方式搜寻关键词。因此,原本刊登在传统报纸上的新闻稿必须经过网络编辑的改写或重整才能贴在网络上,以符合简洁、生动、快节奏的网络阅读特性。因此,在讲求效率的工商社会中,人们往往是选择性地阅读所需的部分,而甚少将整份读物从头到尾看完。根据侯(Horney)和安德森尹曼(Anderson-Inman)的实验结果,归纳出读者对诸如网络文稿之类的超本文文章的阅读模式包括:浏览、检查、一般阅读、响应、仔细阅读及反复阅览六种。研究分析读者运用超本文文章的阅读模式会因软件设计、内容的指引性及读者的领悟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三、多元化的阅读内容
网络的高度互动性对阅读多元化的发展帮助甚大,网络阅读除了资源丰富外,也改变了平面媒体以文字铺陈为主、图片为辅的编辑方式。多媒体带给读者更多的感官刺激,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目前有许多出版者在出版实体的图书时,也出版了所谓的电子版本或网络版本的出版品,使用者可以透过付费的机制来取得认证之后,直接在网络上透过特定机制观看到这些电子版本的出版品。此外,传统纸本阅读时,读者必须循着编辑的逻辑依序看下去,但是在网络文本的编辑架构上却有更多元化的设计,或许没有一致性的架构,或许没有固定的阅读方式,每篇文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创作单元,取阅内容可由读者自行决定,这和过去单向传播时代强迫性的阅读行为更是截然不同。
四、读者即作者
网络诞生之后,愈来越多的文学或非文学作品慢慢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事实上,网络这种新兴媒介早已影响了青少年对媒体的使用习惯,以及对文本的阅读行为。由于网络阅读拥有了实时、互动、共同创作等特性,相对地,亦可能对传统的媒体造成排挤效应。以目前网络世界当红的Blog为例,其内容可由一群人共同去创造、开拓,进而也创造出新的阅读经验。Blogads从二○○三年起即针对Blog使用者(包括制作者—blogger与读者—blog reader)进行调查,日前发布Blog读者的分析报告指出,Blog读者显然对于网络媒介的评价要高于传统媒介。此外,长期观察网络与美国社会脉动的 PEW/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项目机构发布新数据。根据该机构两份大样本研究显示,在二○○四年时美国的Blog读者数目成长率在百分之五十八之谱。PEW出版的报告亦指出,美国一亿两千万的网络使用者中,约有百分之七表示自己曾制作Blog,也就是俗称的blogger。这表示约有八百万的美国人曾尝试在网络上企图发布自己的创作。百分之二十七的网络使用者说自己会去阅读Blog,这比起二○○四年二月份的数据(百分之十七)足足成长百分之五十八,这也表示Blog的使用者已在三百二十万人之谱。PEW分析这个成长率得归功于政治类的Blog数量众多,讯息丰富,因为在如选举等政治议题产生时,Blog的点阅率总是很为热络。
    此外,对e时代的阅读而言,在网络上不只阅读,也可以书写,因此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因为读者可以随时反应意见,使得网络上的文本没有所谓的完稿日,使得文本内容每天更新,也使得编辑过程更加透明化。此外,诸如互动诗之类的题材,让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品,作者提供基本的素质,读者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想象,协力创造出一个艺术品;另一方面,网上与传统出版很大的不同点亦在互动性。读者、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可以经过网上互相联系。往往一本读了很多年之后的书,读者可从e-mail中互相交流心得,这也是传统的出版所达不到的。
五、读者导向时代的来临,传统出版模式受到挑战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能发表文章,以作品直接诉诸读者。有人形容这种高度互动象征着读者导向时代的来临。这也意味着,未来某些作品可能会先行在网络上出版,视读者反应再决定是否以印刷模式出版。作家可因此开启新的写作方式,读者甚至可以参与作者的创作及书籍的出版。由此看来,似乎读者的自主性提高了,所以称为「读者导向时代」。例如:由成大水利研究所的博士生蔡智恒以「痞子蔡」的笔名写成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红色出版公司决定出版前,已预知这本书会畅销,原因是网络上读者的反应已说明了一切,这一部网络小说在大陆的BBS站上也出现简体字版,后来由出版社公开以纸本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并带动大陆网络小说的风潮。
此外,例如: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电子书《验乘子弹》(Riding the Buller)创下一天四十万份订单的佳绩,也意味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但冲击了传统的出版业,也改变了出版社的组织架构、出版流程、交易型态、未来的出版规划等。未来的编辑在接触到一个出版品的内容,已无法以单一的平面出版进行思考,至少要有能力规划成多种平台的概念,依内容特性开发成纸本书、有声书、影像书、光盘版、网络出版、e-Book等各种形式;因此,未来编辑不但需要具备交互式的编辑概念,可能还得具备编写、绘画、作曲等各种才艺,并要学习如何与读者互动,经营读者社群。
六、免费性网络阅读的兴起
近年来,由「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所燃起的网络小说风潮,BBS形式的小说开始受到学生族群的喜爱,痞子蔡、王兰芬、水平鲸鱼……这些由网络崛起的小说作家开始和实体出版的作家并列畅销小说家之行列。接着由于计算机硬设备的普及,许许多多的长篇小说被扫描后,以PDF或HTML的形式放置网络上供使用者免费观看。
此外,著名的古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收录的文本,都取材自不受著作权限制的公共文化财,使得越来越多作者在共享精神下,自愿放弃著作权,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创作。该计划的创建者Michael Hart认为,电子文本可以帮助使用者降低成本、快速搜寻检索,且很容易复制、引用。古腾堡计划的目的在去除教育的繁文缛节,以及文学的金钱利益面,让那些失学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都有机会自由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或文学。基于此种的理念,让他期望打破失学和无知的藩篱,让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都可以自由的阅读、取用网络文本。就某些层面来看,网络阅读理论上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透过计算机都可以看到网络上的文本,并依自己携带、阅读的喜好,下载资料。
七、网络时代的出版形貌
微软技术发展部门副总裁柏拉斯(D. Brass)曾在全美年度出版业会议上大胆地预测:「十年之后,以数字形式出版的书籍将超过传统印刷书籍,到了二○一八年,甚至完全被电子书所取代」。国内有少数具前瞻眼光的出版社已将所出版的图书、杂志电子化,将来所出版的每本书也都会有数字型态的版本,供读者依书的内容、不同需求自行选择购置的形式。美国的网络书店Fatbrain结合网络及随选阅读的经营模式,鼓励专业研究人员及个人作家,将他们的著作放到网站上贩卖,并自行订定售价,作家还要提供一个摘要叙述,放在适当的分类目录,读者便可依个人的阅读兴趣,自行下载书籍的数字化版本。未来读者造访这个网站,可以先设定主题,再告知想阅读的页数及内容的深度,便可挑选真正适合个人的文章,做到真正的「随选阅读」。
八、阅读活动无远弗届
阅读传统印刷形式的读物时,除非随身携带,否则会受限于读物所在的地点,如书店、图书馆等。而电子数据的阅读则只需有计算机配备,加上上网设备,便可在几分钟之内把所需的数据传送在眼前,如临时查阅大英百科全书中某一主题数据,便不需出门就可透过网络查得数据。
此外,根据陈冠华先生的研究论文指出,网络媒体出现后个人的阅读行为已经受到改变,因为阅读电子版的小说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会选择较长的空档来看电子小说,印刷式的小说因为可以随看随停,所以会安排在一些琐碎的时间来阅读(午休、睡觉前)。至于印刷式的阅读内容会偏向专业性的,电子形式的就会倾向阅读娱乐、小说、新闻性的内容。另外一个明显的阅读行为就是,电子式的小说由于会有所谓的「精华区」,网络作家前后期的作品都会放在一起,所以网络作家的作品可以回溯去看该作家早期的作品,可是,纸本式的作家就无法提供方便的阅读服务。

电子文本的著作权争议
承上所述,未来的著作利用方式朝向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伴随此一市场热潮的却是,如何取得、利用数字著作以及数字著作权权利归属等的相关争议,稍有不甚,诸如美国的蓝灯书屋以及纽约时报案,皆是此等争议的代表案例;另一方面,因特网让读者虽可依自己阅读喜好下载资料,但当前科技公司与出版业者、内容提供者、创投业者合作成立的通路公司,采「每次阅读付费」原则,依读者读取内容多少收费的情况,也愈来愈多。以下简列电子文本常见的著作权争议特性:
一、数字著作重制成本低,著作权保护困难
以数字的方式出版,因为数字信息重制、流通的成本几乎趋近于零,没有特殊的软、硬件保护装置,不容易保护著作权人之权利,但是,特殊的保护装置,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反感,很可能引发从前计算机软件保护措施泛滥,导致使用合法软件之使用者非常困扰,而使用非法软件之使用者反而非常方便的重复侵权行为。
二、数字著作利用方式多,权利金计算复杂
著作如果是以传统印刷方式出版,计算权利金的方式很简单,以书本为例,或许只须计算印刷数量乘以权利金之比例即可。然而,若是以数字方式出版的作品,可能必须同时考虑网络版、光盘版……等不同出版型态,再加上数字出版的时间不一致,要如何计算权利金,则较易产生更多的争议。

结论
阅读活动是人类延续文化传承的重要的活动之一,即使已迈入信息时代,阅读能力仍然是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因为人类的生活和行为并没有因信息科技的应用而全然改变,仍保留许多传统的沟通及互动模式。藉由各式媒介的兴起,后阅读时代里的读者拥有更多的选择。网络的出现改变我们对于传统阅读的观念,虽然,与网络阅读相较之下,传统的书本阅读仍有它无可取代的乐趣,然而,e时代的大众阅读习惯是否会全盘改变,尚存有许多的变量。翻开中外出版史,当图像媒介出现时,人们曾担忧文字和书本何时会被取代,未来当电子文本随着电子书的功能逐渐完备,电子纸以及先进的阅读器屏幕能够呈现和纸张一样细腻的质量,而且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取得阅读的内容,并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储存内容,甚至能够透过内容的超级链接,不断让读者进一步去发掘更详细的数据时,面对数字时代一日千里的发展,或许阅读将会成为一件更为美好又令人渴望的事。(王宏德)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