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校长也要上评优课
■耿银平
日前,温州市瓯海区40余位校长纷纷上台执教,参加该区举办的初中校长优质课评比活动,接受专家的评判。据悉,像这样专门针对校长开设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该市尚属首次。笔者认为,校长走上讲台讲课评优,意义重大。
首先,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一般来说,能走到校长岗位上的教师,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智慧多是出类拔萃的,可由于事务繁忙,绝大多数校长不得不放弃教学一线的工作。实际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好课是什么样的,校长如能率先垂范,将有力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其次,有利于校长摆脱官本位思想,优化教育管理效能。不可否认,在不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仍然不够和谐,而校长官本位思想严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教师走上校长岗位后,就不再登台讲课,而是热衷于迎来送往和各种应酬。校长不上课,却对教师评头论足,教师心里很难服气,这就使教师和校长之间容易出现沟通障碍和交流困难。让校长上评优课,有利于校长扔掉官架子,增进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
再其次,这是培养教育家的必然过程和步骤。温总理曾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而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校长要想成为教育家,显然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层面的构建,而应该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使自己成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优秀代表。如果校长不登讲台,就很难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完美结合,教育家也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4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