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AI资源网

大学生体育“不及格”要迎头赶上

2010年学生体质监测调研结果日前向社会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在持续下滑20年后终于止跌回升,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均出现了正向进展。专业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得益于“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活动的落实。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延续了下滑趋势,爆发力、耐力等指标进一步下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锻炼时间不足,且明显少于中小学生。


  从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中,我们看到了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建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科学化、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在校学生不仅要上好体育课,还要把运动作为习惯爱好,作为人格完备的追求。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养成运动习惯、打好身体底子的好时机,科学的锻炼、均衡的运动习惯十分重要。“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体育锻炼,对于吃苦耐劳、坚定意志的养成很有必要。竞技项目锻炼人的身心配合、心理耐受能力。球类等集体项目能提高人的配合意识和能力、角色转换能力。运动习惯还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学会诙谐幽默。有研究表明,没有体育运动基础的人往往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好坏与基础教育时期的基础有关,应试教育常常以忽略体育为代价。如果在中小学没有打好底子,在大学就要安排时间、花费精力迎头赶上。大学有常态的体育课,有高水平的专职教师,有场地和器械,应该说硬件设施不错。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状况,实际考量着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考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的管理水平。这方面,有不少表率,比如清华大学,该校对体育实行“强迫教育”,学生每天下午必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贯穿本科4年。很多从清华毕业的杰出科学家,至今仍保持着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


  再有,体育运动水平应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应该是递加的。高中毕业生至少要完成体育的基础训练,要有两项以上的运动专长,并能够形成坚持终身的运动习惯。所以大学生要有这样的意识,上了12年学,跑不快、跳不高,没有什么运动专长,是严重的缺欠,必须抓紧时间弥补过来。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大学生在体育上也要为自己设定目标,作为田径基础的跑、跳、投,游泳等项目要过关,大球、小球、体操等项目还要选定几个目标达到熟练程度,以便于走上社会后能坚持锻炼,有益终身。


  据了解,占据大学生时间的不仅是学业,有些学生一有时间就去上网,或者捧着手机玩,走路、乘车都魂不守舍,这也是不健康的状态。聊天、打游戏、下棋固然有趣,但是比这些重要的事还有很多。大学生当珍惜宝贵年华,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牢固基础,包括身心健康基础,切不可被那些游戏占用太多时光。


 


 

free online intimate sex stories free adult bondage pictures stories sex stories sites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