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毕业就能站好讲台
■本报记者 黄兴国 通讯员 柳灯 何京敏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接连传来喜讯:艺术学院学生殷磊在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外语学院学生叶舻霆在全国首届英语口译比赛中获得湖北赛区二等奖;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张思蔚等7名学生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凭借其在说课、实验、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全能表现,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据介绍,近3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及湖北省举办的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100多个奖项,获奖人数达300多人次。
一所普通的省属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何能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很近,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光谷腹地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校内模拟训练 打好基本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明矾是很好的净水剂,那你们了解其中化学反应的原理吗……”在该校教师素质训练中心的一间教室里,记者看到一名学生“老师”正站在讲台上讲课,台下坐着5名特殊的“学生”——一位长者和4名学生。
课堂上有问有答,气氛很是活跃。这是2008级化学专业的学生李循在仿真课堂里讲授化学方程式,台下坐的“学生”是她的任课老师和同学。
李循说,在仿真课堂模拟上课,全程自动录像。每次讲完后,老师和同学都会给她提建议。任课老师还以专题的形式,指出她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辅导。而她自己也可以对照录像,反复琢磨,体味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改进和提高。
“工科学生有自己的实验室,师范生也应该有自己的模拟教室,建立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就是给师范生提供一个职业技能训练的平台。”教师素质训练中心主任谭细龙教授告诉记者:“教师素质训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多个训练项目,如在仿真课堂讲课,在语音室练习普通话,写教案、评课、团体辅导、管理班级等,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体验当教师的全过程。”
2004年,该校投入300多万元建立国内首个以“教师素质训练”命名的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实行全天候自助式服务,聘请一线特级教师和湖北名师进行指导,学生可以随时自主选择训练项目。该中心自建立以来,先后接受了5000多名学生的模拟训练。由中心教师开设的“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等7门公选课,每次都能吸引上千名学生。
全程实践教学 提高综合素质
获得一个中小学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工作经验,仅凭其在大学里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学,在学校教学第一线锻炼、磨砺。为此,学校对整个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大幅度调整,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施“大二专业观察—大三单科见习—大四顶岗实习”全程系列实践教学。
从大二开始,在继续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学校规定,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接触中小学校和教学活动,即专业观察。专业观察每两周一次,每次半天。在实习的中小学,每名学生要请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随堂听课,参与指导教师的备课及作业批改。专业观察结束后,学生要写一篇专业观察报告,专业观察考评成绩计入教育实践课学分。
大二的专业观察增加了学生对教学各环节的感性认识,到了大三,学校规定学生要直接到中小学独立上课,指导教师随堂听课并评点。通过单科实习,检验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能力,发现问题和不足,学生再回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到了大四,学校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学生完全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参与学校活动,并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学生除了讲课,还要管理班级,做学生思想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等。此时的学生经过近半年的锤炼,身上的书生气已消褪大半。
从大二到大四的全程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让师范生更早地接触了学校教育实际,更多地体验了教师职业特点,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使专业学习不再空泛,教学实习不再盲目,理论与实践循环促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巧用职后资源 推进职前教育
“去年寒假,导师特意把全国优秀教师上课的视频带给我看,鼓励我提升教学技能,有疑问随时给她打电话。”谈起自己的导师,2008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洪绍敏激动地说:“导师就像亲姐姐一样,不仅教给我知识和技能,还给我生活上很多关心和帮助。”洪绍敏的导师就是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刘莉。
湖北二师不仅培养应届师范生,还承担着全省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拥有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四大职后教育机构。该校充分发挥这四大机构的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洪绍敏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有导师指导,得益于职后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
2009年9月,该校教务处与湖北省教研室签署“师范专业导师”聘书,由19名教研员担任师范生的导师,对优秀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导师带着学生参加优质课观摩、随堂听课、试卷批改以及练习册校对等活动,参与多项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写论文和调查报告。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该校要求湖北省教研室将教研成果课程化,教研员的教研成果以选修课、讲座的形式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很新的教学信息、教学研究成果,学习很先进的教学方法。
湖北二师在全校推行“一课双师”和“一课多堂”,即一门课程由专业课教师和湖北省教研室特级教师共同承担,教师间进行“比武”,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开阔眼界,吸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和教师资格认定中心与全省中小学有着广泛联系,学院通过这两大机构联系学生的实习学校,定期聘请中小学名师到大学任教,让学生与名师面对面,学习教学技能,树立从业理想。
此外,湖北二师高度重视已经毕业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就业办副主任郭三玲告诉记者,学校远程教育覆盖全湖北省,毕业生可以随时“回校”进行网络学习。对学校派出去的资教生进行跟踪培养,确因工作需要,资教生可回校免费进行培训。校党委书记严文清教授不无自豪地说:“湖北二师不仅要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更要培养优秀教师,培养名师和教育家。”
通过“模拟实习双配套,职前职后相贯通”的教学改革,一批批从湖北二师走出的优秀师范生,一毕业就能走上讲台、站稳讲台,教好课、带好班、育好人,成为中小学校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