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对一”远程批改作业
晨报讯(记者 罗德宏)你能想象今后的中小学课堂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吗?老师可随时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灵活调整上课教案;课堂上每名学生的答题对错都能准确全面地呈现;一堂课没听明白,学生回家后还能从头到尾再听一遍或几遍;学生手中的教材不再是一本书,而且同时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可供选择的资源库。
请不要认为这是遥遥无期的童话,因为在今天北京部分小学课堂上,这一切已成为或正在成为现实。近日,在西城区“教育科研周”黄城根小学“数字化校园”现场会上,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平板电脑进入课堂,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迅速“变脸”,部分业界专家预测,一场新的教学革命正在信息技术时代发生。
“数字化校园将为每名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助力。”黄城根小学麦峰介绍,数字化信息技术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手段,使得师生真正互动起来,如改变“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跨越时空的网络学习,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为师生提供资助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玩中学”,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离不开网络、手机或手持平板等智能终端进行学习。记者了解到,黄小的部分班级也启动通过上网本和iPad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教学的实验。其中,在引入平板电脑的课堂上,教师给出的问题或试题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触屏答题,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和时间都能实时显示出来,教师可第一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课堂互动的效果是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另外,学生课后作业做完后可随时传给老师,老师批改后同样迅速反馈给学生,轻触屏幕,师生便完成一对一实时学习。
据悉,黄小每周定期录制各个学科的高清课堂并传送到网络,建立网络资源库,帮助学生再现学习。那些上课没听懂的学生或者因病等原因缺课的学生回家后还能重新听课学习。目前资源库已涵盖该校中低年级的主要学科,所有任课老师的课堂视频全部放到网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名师或优秀教师的课,从而优秀教师资源将在更大范围得到分享。
“信息技术的优势正在转化为教学和学习的优势。”原北京市电教馆馆长、特级教师潘克明表示,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传统学习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快乐学习等模式都逐渐进入中小学生课堂。
tryptizol 25 mg
link tryptizo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