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开家实体书店
我与合伙人FUNNY决定开一家小书店的时候,绍兴城里只剩下一家人文学术类的民营书店,而且经营状况也不好。绍兴东街有一个图书夜市,近20年来一直远近闻名,成为绍兴人爱读书的标志,但2010年也仅剩下一家专售人文学术类书籍的书摊。并且,就在我们的“新青年”书店开业不久后,这家书摊的老板也把摊位租给了别人,因为,卖书所挣的钱,还不如摊位出租所得的租费多。
这是“新青年”书店之前的书市情况。我们的预想还比较乐观,认为即便书店赚不了钱,至少可以做到不亏。出于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考虑,我们主营库存书和折扣书。供货商是业内颇有名气的宁波城市之光书店。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是城市之光书店的联营店。一年后书店稍微有些名气了,也有外地朋友慕名前来访问。多数朋友初次看到店面,不禁惊讶:怎么这么小。某文艺中年从外地开奔驰过来,在店门口逡巡数圈,就是找不到店面。乃打电话给我:你借我一个放大镜。书店确实不大,面积只有20平方米。虽然很多独立书店经营者没有资金开成诚品书店的规模,小书店仍可承载小小的梦想。
其实,开书店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无非爱书。爱书所以开书店,天下好书尽有之,逻辑上毫无问题。在多数读书人心里,开一家书店,可能是他唯一的经商冲动。第二,我们毫不讳言热爱文艺。开书店,无非是为了结交爱书的朋友,还可以办一些读书沙龙、讲座之类。书籍承载的是人类的智慧,读书会等活动会激发人的智慧。这些事情,想起来就很过瘾。
二
2011年下半年以来,京东的强势介入搅乱了整个网络和实体书店的市场格局。几大巨头,如当当、卓越等竞相以不惜亏损的超低折扣招徕书客,这对实体书店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显然,读书人一定时间内口袋里用于购书的资金是基本不变的,现在网络巨头拉走了这些资金,这对民营小书店的影响非常直接。紧接着,便是下半年光合作用书店倒闭的消息。没有证据表明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与网络书店的运行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消息无疑令小民营书店的经营者感觉到深深的寒意。实体书店的前途在哪里?我们也看不到未来。
归根到底,民营书店的经营,尤其是大书店,很主要的成本是房租。由于2000年以来房价飙涨,房租自然也水涨船高。这便是压垮民营书店的很重要成本。可以想见,利润微薄的书业,如何能承受高房租之重呢?2010年上海季风书店退出来福士广场,今年新世界书店退出宁波银泰百货,很主要的原因无外乎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是民营独立书店的黄金时期。在杭州,有两家著名的书店,都在90年代声名鹊起,便是晓风与枫林晚。因为那时房地产还有变态飙升,从而挟持民营书店。
在这个角度上,民营书店可以与新华书店引以为对照。作为国有企业,新华书店在房租成本上为零,因为地皮和楼宇都是他们自己的,书店不但不用缴纳房租,还可以出租搞多种经营。其次,新华书店有一部分业务是垄断的,先天占据很多资源,比如教科书以及教辅,民营独立书店无法染指。于是,即便新华书店体积庞大,甚至有些地方管理混乱,仍是稳坐钓鱼台。而民营独立书店的竞争就先天处在一个不公正的前提之下。这个困境跟很多民营企业相似,又有其特殊之处。要在重重围困之下寻求出路,民营书店只能寄望于经营者的勤奋与才智。
三
很被人怀念的书市黄金时代是上世纪80年代,社会刚刚解冻,文化市场非常活跃。我曾听年长一点的朋友谈及那个80年代。经营书画的书客张重阳兄说,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刚出版时,绍兴新华书店门口排长队,一天能卖掉50本以上。这样的盛况,现在只有影星们做签售时才会看到。
书市何以萧条一至于斯,那些读书人现在到哪里去了?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读书人在如今已被细分。解冻的年代同时是一个匮乏的年代,人们想获取新知,唯一的途径便是读书。而在当前,获取新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电子读物等等途径,可以结伴成为驴友……读书人已被细分成各个不同群体。基于这一现实,希望当下的读书人仍像上世纪80年代那般群集,是奢望而不是现实。新生的一代人,其兴趣爱好远比当年的读书人广泛,选择的空间也开阔得多。当下的读书绝对人口并不见得比80年代多。
其实,中国的书市一直都不怎么好。网上流传过一段以色列驻华大使的话。以色列遍地都是书店,中国遍地都是饭店。此话不知是真是假,但中国人不读书却是真的。早几年,上下班坐公交车,我会拿一本书在车上看,但问题是,整个绍兴,能在公交车上读十几分钟书的人怕是并不多。
在这样一个时代,分析书店困境总会显得悲情。但对于书店经营者而言,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如果仅有悲情而没有快乐,经营书店便成为苦役,开办者何苦?尽管惨淡经营,但书店也在改变自身以适应时代。民营书店现在较多开起书店加咖啡馆的形式,兼售创意产品之类,书店里会举办讲座、签售、读书会,协办些民谣演出。作为一个书店经营者,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像这一年多那样充满激情、投身于毫无利益可图的事情。书美好,活动亦美好。书籍,这是我能想见的世界上很美好的物事,现在,我们要用一家书店,改变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