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整合课教学参考资料
网络教学的概念
网络教学是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实施网络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在网络支撑下组织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模式
其中专题网站模式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远程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基于因特网的 Web 远程网络教学成为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广播电视远程教学模式讲述的内容单向传输的局限性,以交互、异步、资源丰富等特点受到了学习者的欢迎。
特点:教材、练习放在网上,听课、提问、考试也在网上。教师讲述的内容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看到。
环境:需要建立专业学科网站,提供教程上传、下载等基本功能,提供教学音频、视频传输功能。
问题:如由于网络身份虚拟化产生的注册、管理难题;学员分散造成的评价真实性、准确性问题;学员与教师的远程交流缺少面对面交流所具有的情感教育等问题。
2 .在线课堂模式
通过网络就可以“面对面”地请教名校的教师,就可以与远方的学生交流,即时提问与即时解答…
特点:在线课堂模式借助网络论坛、聊天室、新闻组等在线通讯技术,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起虚拟的即时学习、交流场所。在线课堂模式更多地加人了同步学习的要素,使得很多学习难题及时得到解决。并且能够扩大交流的范围,让先进的城市中的优秀师资可以共享到偏远地区去。
环境:具有论坛、聊天室等网络在线交流功能,能够在线转递文字、语音等。
问题:由于是异地交流,在线课堂中的教学容易出现误解。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个体针对性差,不利于个体成长的问题。而且教与学的过程资料不易记录,课后整理难度较大。
3、专题网站模式(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杂乱,如何在茫茫的资源中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呢?在学科专题网站教学模式教学中,可以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这样非常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
特点:专题网站是根据一节课或是把所需的学习资源(网络课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上传到局域网或因特网站供教学使用。在该模式中,学习者可以分门别类地了解较全面的学科专题知识,更容易地得出知识的规律性,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
环境:建设专题网站,提供针对某学科、某专题的较全面的图、文、音像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整理。
问题:资源由教师代为搜集,受其观点、资料所限,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专题网站内容较杂,区分、提取重要的资源难度增大,部分资源甚至会起干扰作用。
4 .情境化学习
情境化学习模式借用了传统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去构造逼真、生动的网络学习情景,让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更轻松、更有趣。问题:毕竟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所以有时体验不够真切。对不可预见性的实验结果难以获得,不利于创新与发现,固定的实验结果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5、WebQuest模式
WebQuest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模式。
特点:一般一个 WebQuest 主题由 6 部分组成,即前言、任务、进程、资源、评价和结论。WebQuest 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网络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专题分析的能力。
环境:要求有较好的上网环境,对网络教室、网络设备、存储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
问题:分组进行探索,容易破坏学生个体的系统分析能力,不利于个体的综合发展。很明显的缺点是把学习过程条条框框化了,这让学生较难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的学习动机。这种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有多样化、表面化的现象,不利于有针对地解决某方面的知识问题。
6 .多元智能与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模式
特点:由于多元智能模式涉及多学科、多环境,学习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复杂,而利用网络可以较方便到的构架相应的“智能”学习环境,进行主题学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智能,并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尤其体现出网络信息所具有多媒体集成优势。目前,随着校园网、资源库、络教室的建设,使得学校教学的空间更丰富,视频点播、在线交流、虚拟社区等功能让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综合程度更高,非常利于进行多元智能与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模式的教学。多元智能模式教学形成了跨学科的特点,这对当前高考综合科目的学习非常有效。
环境:要求建立较全面的学校资源库,对各种文学、艺术、电影等资源要有较好的分类、存储和管理。要求具有较好的校园网络、多媒体终端及虚拟实验室等。
问题: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涉及学科较多,在指导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过高,不易及时指导与评价。受到网络功能和实际学习的局限,较难集中在一种环境中完成教学,在时间、空间上都受到较大局限。
内容: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专题知识为导向,由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学习工具、学生作品和学习评价等部分组成,并具备网站的技术性能的学习系统。
功能:
是自主学习、专题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
作为课程素材;
通过网站资源,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 必须制作一个网站型的网络教学课件,在计算机教室上课。
2、 教学时能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功能,有利用课件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3、 学生能有较充分的操作计算机的时间。注意在计算机教室上网络课与在多媒体教室上整合课的不同,避免上网络课时,只是把大屏幕(液晶投影)换成小屏幕(计算机的显示器),避免把网络课上成多媒体课。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的优势,学生有单独操作计算机的必要,网站中要设立学生练习、活动的内容。
应体现网络教学的价值——常规课或多媒体课达不到的,教学内容密度大的,静的能化为动的;
体现教师的价值——让教师教学轻松;
体现学生的价值——爱学、乐学、学好、自主学习并利用网络和专题网站较好实现学习目标。
第五部分《牛顿第二定律》网络教学设计
——专题学习网站结构参考
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设计了适用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网页,网页中的主要栏目如下表:
一级菜单 |
二级菜单 |
设计意图 |
目标预览 |
|
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
新课导引 |
情境模拟 激发问题 |
通过信息技术再现物理情境,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境引发问题。 |
科学猜想 制定计划 |
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制定实施计划。 |
实验探究 |
设计实验 方案评估 |
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通过网页相互交流确定很佳方案。 |
分组实验 收集数据 |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数据输入网页的 Excel 表中,实现数据共享。 |
物理规律 |
数据分析 交流结果 |
利用Excel数据处理功能作图.并交流各组实验结果。 |
师生总结 得出规律 |
师生共同分析数据结果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
能力点击 |
在线交流 指导实践 |
实现学习情况交流.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
在线评估 知识反馈 |
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达标测试及信息反馈。 |
网站资源 |
Google 搜索 |
提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搜集信息和获取知识的技术平台。 |
课堂延伸 相关知识 |
拓展知识面.了解科学发展史延展学习时间和空间。 |
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想(含媒体设计思路):
本方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很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媒体设计思路:
网络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网络上众多的信息拓展了学与教的空间,使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然。本课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自行设计了一个《圆明园的毁灭》专题网站(gongqi\index.htm)。在本校的校园网。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读、自悟、自冶中完成。这样的环境真正体现出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化。充分利用网络现有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至真至美、至恶至丑中掀起情感波澜,激起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内容略)
四、教学媒体:(内容略)
五、教学结构过程设计:(内容略)
六、检测评价(本节检测题、内容略)
七、教学结构流程图:(内容略)
八、板书设计:(内容略)
推荐课程:2012年公职考试专业课教育综合知识 为了进一步充实我校教师队伍,2012年我校拟招聘教师6名。根据长沙县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精神,将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职数:英语1人、化学1人、生物1人、体育1人、地理1人、政治1人
二、新聘教师条件
1、政治思想表现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3、年龄在30周岁(1982年2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
4、具备与招聘学科相一致的专业及学历要求:“985”和“211”工程类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研究生(不含二级学院)。
5、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
6、报考英语科目普通话水平达二甲以上,其他学科达二乙以上。
7、体育科目要求身高1.85米以上,篮球专业毕业(不限“985”、“211”工程学校)。
8、政治科目要求男性。
三、笔试、试教流程:
(一)报名:
1、时间:2012年3月15日-2012年3月26日
2、方式: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可通过网络报名或现场报名。网络报名可到长沙县一中官方网站(www.csxyz.com)下载报名报填写后,将报名表和报名资料发至报名邮箱360283765@QQ.com。现场报名由应聘人到长沙县一中办公楼三楼办公室填写报名表,并提交报名资料复印件,现场报名(联系电话:0731-84080143)。
(二)资格初审:3月27为资格初审时间。通过资格初审即通知应聘人员3月30日带本人资料原件到学校接受现场资格审查。
(三)现场资格审查:包括身份证、高中教师资格证、第一、二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原件,是否与报名提交的资料一致。审查无误即同时发放准考证书。审查地点:学校办公楼三楼行政会议室。
(四)笔试与试教:
(1)笔试
A、内容:高中知识为主,部分涉及高等教育所学知识内容。
B、方式:闭卷考试。安检进场,全程录像,通讯信号屏蔽;设小件存放处一个;所有考生进场后中途原则上不得上厕所;学校提供书写用笔和草稿纸。考试期间按高考信号设置“三铃四哨”。
C、笔试时间、地点:2012年3月31日上午,第二教学楼。开考时间:8:30(注:笔试人员低于1:3时,该科目停考)。
D、通知及公布:3月31日晚9:00前,按1:3确定入围对象,经教育、人事、纪检部门审批后公布试教人员名单,方式:网络公布(学校官方网站)+电话通知。
(2)试教:
A、试教时间:4月1日全天。
B、试教内容:课堂科学教学能力考核,着重考察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抽签决定先后、内容,一小时备课+30分钟片段教学+常见教学应急处理交流与沟通,评委5—7人/科),其中体育科目增加技能测试。
C、抽签时间、地点:4月1日7:00,办公楼二楼教务室。
E、备课地点:办公楼一楼装订室。教务科提供教材教参、小黑板,备课转用纸、笔。应聘对象不得携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入备课场地。要求用传统手段教学,学校不提供多媒体设备等。
四、录取:
考试综合成绩=笔试分数+试教分数,总分排序从高到低,按招聘计划录取,如遇综合成绩相同则以试教成绩高者录取。体育专业按笔试、试教、技能测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按招聘计划录取。
五、其他
录取名单报经长沙县教师招聘领导小组审核后,在长沙县一中网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