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遭拷问
被指重广告轻质量
据这位业内人士透露:“修正硬胶囊的生产线有4条,一条生产线一天生产24万粒,一天就是96万粒。”这样算下来,修正药业一天可节省大约5000元,一月就能节省15万元。数量越大,节省的成本就愈加明显。
一方面是不惜质量控制成本,而另一方面却舍得花钱做广告。
修正药业如今很畅销的OTC胃药斯达舒就是靠广告起来的。据公开资料显示,斯达舒刚上市时,修正药业就曾在央视了300多万元广告费,采用轰炸方式每天播放12次,整整播了近一年。虽然广告有些“恶俗”,但却让消费者记住了“斯达舒”这个名字,而且直接带动了销售额的增长。 从公开的资料里,记者并没有找到修正药业很近几年在广告上的投入数据,但是发现修正药业聘请了许多明星如孙红雷、范明等多人为其代言药品,据相关媒体测算,仅今年3月份其广告投放达3亿元左右,可见其在广告宣传上的大手笔。
道歉缺乏诚意
问题胶囊事件曝光后,修正药业于4月16日发布《官方声明》,于4月19日发布《关于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处理进程的通告》,两份声明都没有对事件的受害者——已经使用和正在使用铬超标药品的消费者和患者表示丝毫关心和安抚,从标题到内文都缺少人情味。另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是,在修正药业的官网首页上,这两份声明也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较早之前发布的“成果表彰”之类的新闻,声明需要在二级页面才能找到。事件曝光至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涉事企业主动对外发布事件的进展,也没有企业站出来回应民众的关切,但电视广告却照播不误,当事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漠然令人气愤。
被指漠视企业社会责任
毒胶囊事件不仅使被曝光的9家企业名誉扫地,整个中国医药行业也面临一场公关危机,声誉和形象受到重创。在惨痛的教训面前,药企有必要检讨和反思,那种长期存在的,以明星代言加广告狂轰滥炸拉动销售、重销售轻技术研发、重单向宣传轻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经营模式。一个真正的品牌一定是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坚守企业社会责任、重视与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仅仅靠明星代言和广告以及自我标榜无法打造持久的品牌。 一切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