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理想”灿烂绽放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校长邢耀华在和学生交流
他,个头不高,话也不多,但在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后面,他目光深邃,透露出来的是坚定和执著。这个和教育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用他的不懈追求和智慧,让“教育理想”灿烂绽放。他,就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校长邢耀华。
说起邢耀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实干型校长。
邢耀华的同事们都说:“邢老师朴素、耿直,从不显示自己。他视学生如同己出。他的亲合力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如今,邢耀华还收藏着学生们寄给他的贺年卡。在学生送给他的贺年卡上写着这样一段话:“邢老师,高中生活,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您,您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独特的教学风格,令我们敬佩。今后,我们会处处以您为榜样,力争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
有很多机会,邢耀华可以选择离开教育,然而,他都放弃了。邢耀华,在梦开始的地方洒下一片深情,青春的岁月和他的真情一起走过了风雨,走过了崎岖,为一方教育事业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敢创新——为打造品牌学校找方向
2006年,邢耀华被任命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校长。尽管自己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邢耀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突破自己,不断创新,把学校办成一所吸引学生的特色鲜明的中学。
学校是墨守成规,还是创出特色?是安于现状,还是不断发展?这是上任之初的邢耀华不停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很多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深思熟虑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办学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是立校之本。只有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依法办学,尊重教育规律,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学校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才能成为品牌学校。
为此,他确定了学校特色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先进的文化;让教师有尊严和体面地生活;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邢耀华提出了特色教育中学校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教育,立足巴州面向全疆,教育思想领先、办学行为科学、教学质量一流,以绿色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为抓手,将巴州二中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社会满意、受人尊崇的学校。
在此基础上,邢耀华确立了“一二三二”工作思路:建一个意识,创名校意识;倡两种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强三大工程,同心工程、形象工程、质量工程。抓两大方面,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从培养全面素质、学有专长、慎独求真、善于合作、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大理念”,即: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博爱关怀学生,以严格的要求管理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科学的讲授发展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
同时制订了“六字”治学原则——严谨、开放、反思。邢耀华认为,严谨就是要在施教上慎之又慎;开放,则既要教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建立本学科知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要兼容百家、传达百家之言;反思,就是要克服模式化,进行反思性研究。
这一系列举措,是对如何发展学校进行的深刻思考,提升了全校教师对巴州教育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巴州二中站在了高起点上,并逐渐朝着一所高标准、高效益、高质量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逐步成长为一个教育环境、主体诸要素、各学科和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巧妙整合体。
抓培训——为特色教育奠定基础
邢耀华认为,对于教育来说,教师队伍十分重要,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他给巴州二中每个老师的定位是师德高尚、励志敏行、学识渊博、教艺精深,誓做巴州二中名师、无愧巴州各族人民的教育家。他亲笔书写了《巴州二中教师百字铭》以此来规范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行为。他要求教师要有职业精神,追求教育理想,无私奉献,享受教育育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邢耀华深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上任校长后,他便把对教师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巴州二中高中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方案》,做到了《课程方案》、《课标》、《课标解读》、《教参》等资料人手一套。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培训。
2007年暑假,15名教师参加了乌鲁木齐课改骨干教师培训,全体高中教师参加了网络远程课程通识培训,让广大教师了解课改新理念,新的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课堂观、评价观,了解新课改的主要理论依据及新的学习方式。2008年暑假,高中教师参加了以解读课程标准为主的国家教育部第二次举办的网络远程课改培训,使广大教师了解新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了解“三维目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新知识。2008年秋季开学后,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学创新、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知识的培训,以加强新课改的理念与具体课堂教学的对接,使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巴州二中分三阶段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和教材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和“全程培训”的目标,并且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为推动课改,邢耀华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校际交流。近年来,先后派出领导和教师100余人次分批到北京、上海、浙江、云南、河南、陕西、江西、宁夏以及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学习、考察,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各类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达150人次,参与校际交流的有90余人次。
2008年以来,邀请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自治区新课程专家张安庆、乌鲁木齐市教师刘新立、庄军等人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高中全体教师参加了周期内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学校每年为新进教师举办专门班,进行岗前培训;并对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进行培训。2009年9月组织了九门学科的“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交流会”,总结了优秀做法,在全体教师中推广。
“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理念的转变,带来的就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邢耀华说。
兴科研——推动特色教育有效开展
“学校特色的发展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这背后的力量就来自科研。”邢耀华非常注重“科研兴教”。他说,教师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教学,使学校成为研究型学校。他主张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如何发展学生特长和个性。
基于这样的理念,邢耀华要求教师由“传授型”转为“引导型”,由“单一型”转为“全能型”,由“拷贝型”转为“创造型”,由“经验型”转为“科研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突出一个“研”字,坚持在学中研,研中学;教中研,研中教;说中研,研中说;写中研,研中写。
邢校长有个习惯,就是给教师布置阅读作业。他要求每位教师把《教师礼仪》学以致用。并利用假期读一本传统文化经典,写出读书笔记,他亲自阅读教师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但也是一条幸福快乐的道路。教师们在认真阅读、努力探索和潜心研究中迅速成长,收获颇丰的教师们,很快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大家称邢耀华主意好,体现了智慧型、学者型校长的远见卓识。
校本科研对一个学校来说,十分重要。邢耀华组织各学科组、教研组依照学校地方课、校本课开发方案,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任务。已开发并实施的校本课程有:硬笔书法、科技小发明、合唱、绘画、篮球、田径、乒乓球等。语文特级教师杨玲编写两本书《微笑着走过高三》、《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模式》,部分优秀教师编写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导与案例精选》,教师杨天生、张丽等编写的《高考英语词汇分类记忆》,地方教材《走进巴州》都已校本化,这些成果标志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队伍正逐步形成。
巴州二中承担了自治区重点课题“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和一个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新疆巴州普通中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邢耀华是课题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了50余篇论文,制作校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课件20个,公开发表论文10篇。参与指导课题组出版了专著《春风化雨润新苗》、《感恩、惜福》。在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成果展评中,学校课题有11项成果获奖。邢耀华带头参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第七、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在活动中,学校有31件作品荣获一等奖,28件作品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集体一等奖”。邢耀华被评为先进个人。
重德育——特色教育绽放新绿
没有好的德育就没有好的成才基础,这是邢耀华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观点和理念,巴州二中以立德树人、教育为本为目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又一特色,被称为巴州二中的亮丽名片。
在邢耀华和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形成了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社区为联系点,形成活动网络整体,开展“我当一天家”、“爱心天使”、“社区小义工”、“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活动项目,让德育的种子深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
巴州二中将中华经典对人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的教化要求进行归纳,总结成让学生可资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文明规范,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邢校长亲笔书写了《巴州二中学生百字铭》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发动学生研读《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千字文》、《论语》等文中经典内容,精选其中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中,进一步细化了规范标准,使学生深刻感受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与和谐。
学校把孝心教育,融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通过孝心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同时,以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现在,校园里弥漫着厚重博学的人文底蕴,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达到了“让一草一木说话,让一砖一瓦动情”这个境界。学校将基本道理和中学生日常行为纠偏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实践中,推出“绅士、淑女大课堂”,让学生组织、参与讨论新时期“绅士、淑女”的内涵。
付出终有回报。如今,巴州二中的特色教育结出丰硕果实,每个学生做到了“九个一”:一是有一颗孝心和爱心;二是有一本经典读本;三是每班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四是每生一周写一篇“思想道德长跑”日记;五是每生有一个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六是每生每天要为学校、家里或他人做一件好事;七是每生每天弯一次腰,捡废弃物;八是每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九是每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求创新——打造属于巴州二中的特色校园文化
邢耀华认为,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浓郁和谐的校园文化渗透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是巴州二中的一项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多样化也是巴州二中的特色之一。巴州二中不仅创造了和谐而高效的管理文化,在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信息化”的校园里,环境也成就了一种流动的文化。
在邢耀华的影响下,学校重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经典诵读,创设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邢校长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后向全校师生员工讲解《三字经》。经典里蕴含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文化,经由校长生动的讲解,深深感染了学生。
他提出并建立的学校“阳光小屋”,6年来开设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考高考家长教育心理讲座”,“中高考孩子心理辅导讲座”。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赞扬。
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文化艺术节”,以专题活动的形式,集中展示巴州二中学生在科技创新和文化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同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力开展体音美特长教育,使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巴州二中在体育、艺术类特长生的培养上也获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我特色。
邢耀华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在以课堂为基点,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立了“青少年科技制作小组”、“机器人试制研修小组”、车模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展营造环境。
在第十三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模型大赛新疆地区决赛中,刘玉龙、兰鑫同学获第一名,团体一等奖。同时,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学习成就的稳步上升。2007—2011年高考,全校高考上线率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升。一本上线率相对他任二中校长之前,提高了37个百分点。近年来,张梦鸽、王树森、叶昆、李雪雯、江正奇、汤刘君、张露露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
2011年,学校又获一批新的殊荣:教育部颁发“和谐校园”奖;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第八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展评活动获先进学校;第十三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模总决赛团体一等奖;自治区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学校。
30年来,邢耀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的伟大事业中。他这样说过:“如果生命还可以让我再一次选择,我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