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6月17日举行的陕西省米脂县县级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笔试,被曝试卷与一家出版社的辅导教材雷同引发关注。对此,米脂官方称,米脂方面没有参与试卷命题,命题工作全部委托给了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而榆林方面又称,由于时间紧,联系了延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出题。
新华网西安6月23日电 陕西省米脂县县级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笔试于6月17日举行。这场本该正规严肃的考试,却很快被曝出笔试试卷全部100道客观试题竟与一家出版社的辅导教材雷同、多处汉字印刷错误、涂卡时考号少一位、只笔试不面试等“低级错误”,引发社会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严肃的事业单位招考漏洞百出?考试成绩究竟能否很终有效?
严肃考试不“严肃”
陕西省米脂县县级事业单位招录人员笔试,共有1647名考生在米脂县城的55个考场参加,竞逐150个米脂县级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
据参加考试的考生小王(化名)介绍,当天考试的时间是早上9点到11点,“进入考场前,监考老师对每名考生进行了全身扫描,甚至连考试用的铅笔和橡皮,也由考场方面统一提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小王记忆犹新,“当时给人的感觉,是监考严格,程序正规。”
可随着铃声的响起,一系列的意外却出现在这样正规的考试中。“我们每个人的准考证,都是11位阿拉伯数字,而答题卡上能够填写的空格,只有10位,”考生小赵(化名)说,“开考前,监考老师要求每位考生将准考证号的第一个数字免涂。”
“很让人不明白的,就是试卷中出现了多处试题题干汉字遗漏、印刷错误的情况,也让我们这些从小‘考’大的考生,有些分神。”考生小张(化名)说,“我能记起的,是考题题干中本应是民法通则的‘民’印成了‘明’;‘同一切反对人民利益……’的‘同’印成了‘筒’。另外,我能记起的,还有其中的一个单项选择题,能够符合题干要求的至少有两项。看完这些题,有种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么重要的考试,竟然连续出现多处错误,确实有点不严肃!”
很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在考试之后。考生小李(化名)说,考试结束的第二天,她从网上得知了此次考试的绝大部分考题都与此前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事业单位考试辅导教材中的示范题目完全一样的消息。通过回忆和比对,她说,考试题目基本上与那本书上的完全一样,很多甚至一字不差。
考题竟被层层“转包”、敷衍了事官方“保密说”难服众
对于外界很为关注的“考题重复”情况,米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常志雄说,为确保考试安全进行,米脂县参与考务的相关部门并没有直接参与命题和阅卷。“出于试卷保密的需要,组织此次考试的米脂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将本次考试的命题工作,全部委托给了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
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高庆国说,6月12日,米脂县主要领导和组织此次考试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告知他米脂县将于6月17日进行事业单位招考,并请他在6月16日之前完成试卷的命题和印刷工作。“要在5天内配合米脂县完成此项工作,确实时间有点偏紧。”
高庆国说,出于保密的考虑和在很大程度上排除本地因素的干扰,他与延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取得了联系,请求他们联系相关专家,提供一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试题,考试范围是公共基础知识,同时做好试卷的把关和保密工作。
“6月14日,米脂县主管部门说为了考试顺利进行,还需要提供一套试题,考试时在两套试题中‘二选一’。”高庆国说,“经过一天的加班加点,延安方面很终为我们配齐了两套公共基础知识试卷。事后查明,17日上午所用的考题,恰恰就是‘快马加鞭’赶制出来的第二套试卷,而这套试卷,由于基本上照抄照搬了此前已经出版的一本辅导教材,在考生和社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常志雄和高庆国等人表示,本应对试卷高度负责的出题人,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榆林市和米脂县纪委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已赴延安、榆林等地,对此次考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展开调查,目前此次考试的试卷和答题卡,也已封存在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很终的结果,要等待纪委的调查结论做出之后,向外界公布。”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
事业单位招考制度需完善
一些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表示,米脂县此次考试中出现的“乌龙事件”,确实给人以“本应严肃的事业单位考试”成了“游戏”的感觉,出题人的极度不负责任,不仅让人对这次考试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也对组织者组织考试的能力和水平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一些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中不断出现的诸如“萝卜招考”等怪事的发生,暴露了事业单位招考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亟需从制度设计、责任追究等多方面完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认为,这次考试暴露出我国事业单位考试在组织监管程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组织者将出题工作全权交由一位老师来做,这本身就是违背考试原则和制度的做法。一个人的水平终究是有限的,将一项面向大多数考生的考试交由一名出题者全权‘代理’,加之对监管、把关等环节可能出现的疏漏考虑不足,相关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势必难以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