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AI资源网

评判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关键我的搜狐

前不久,笔者到基层学校调研课堂教学就观摩到了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八年级《分式的加减》,该教师从网络上、教参上找了3个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例题讲解,学生练习的是教材外的一些繁杂的计算题。课堂效果检测环节,笔者随机抽查的20人中竟然有15人不及格(检测题全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尔后与教师交流,教师坦言:现在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材上的东西用不着教。很显然,这位教师对“用教材教”走入了一种“误区”。



  事实上,用教材教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一言蔽之,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评判教材”是教师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评判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从纸张、印刷、插图、文字等物理属性和外在内容加以评判,更重要的是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结构的编排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内在加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教材有选择地、创造地展开教学。



  教师评判教材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凭个人的喜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一是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只有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才能正确把握这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是要正确解读教材编写意图。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才能调适和修正。为此,要思考编写者为什么要呈现这样的情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知识点?为什么设置这些练习题?要多问问自己:这样的呈现方式适不适合本班学生?这样的情景是否合理?这样的习题设置是否科学?……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解读,再结合针对学情的丰富信息,如,哪些呈现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学习?哪些方面不符合学生实际?等等,进而找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不适宜之处,并对这些不适宜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评判,进而为调试做好准备。在以上研究和解读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教材内容做到:一是替换。就是把远离学生实际或比较呆板的内容用此内容相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替换下来。比如,数学教材上有的例题、习题难度比较大,教师就可以把较难的例题或习题用难度较小但蕴含同样知识的题替换下来。二是删补。包括删减和增补。删减是指删除教材中重复的或者是不合理的内容;增补是指针对教材中跨度比较大的两个知识点的连接处,或者是新知识的导入。



  此外,删减和补充的方法经常运用在练习题中,学生易掌握的知识不需要过多的练习题,可以适当进行删减,反之,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就要添加一些类似或者是更高层次的练习题进行辅助练习。三是重组。就是把教材同一体系的知识的前后顺序进行重新组合。常见的方式包括课时内重组、单元内重组、单元间重组等。通过对内容编排的重组,可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进而减负增效。四是整合。既包括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即是指教师借鉴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设计、编排体系等进行课程设计,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即是指教师把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本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



  总之,教师要全面、准确贯彻“用教材教”的理念,就需要深入地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解读教材,全面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综合运用替换、删补、重组和整合等方法评判教材。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