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勿玩噱头
记者认为,这个微博营销事件的开头已经有点落入俗套。但众多网友的好奇心还是再一次被撩拨起来,网络舆情汹涌,业内人士也争相竞猜,从“苏宁收购京东”直到“苏宁联手日本厂商双节促销”,各种小道消息粉墨登场。苏宁电器(002024,股吧)(002024)也自昨日开市起临时停牌。昨天下午,苏宁易购官方微博宣布:苏宁拟出资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后者为一家亏损严重的母婴用品电商企业。
悬念揭晓,波澜不惊,网络围观者逐渐散去。部分感觉被商家忽悠了的网友则不甘心地抱怨:“果然没啥大事……退票!”
苏宁身为事件主角,在吸引足够眼球的同时又节约了大笔的广告费用,似乎兵不血刃地达到了既定的宣传目标。但由于宣传造势时难逃过度炒作之嫌疑,企业面对散场时的嘘声四起,依然可以很淡定从容地自封为“赢家”吗?那么“输家”在哪里?
都说网络是免费的,遗憾的是,残酷的生活常常教导我们,免费的东西往往很贵。
追求个性的网络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被奉为圭臬,一批网络红人也凭借着挑战大众审美情趣甚至道德水准的出位言行引发强势围观,迅速爆红。身为公众人物,电商企业高管在网络上的惊人之语也会引发轰动效应,更有可能收获鲜花和喝彩。但对于企业而言,是要做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还是要做昙花一现式的网络红人?
几周前京东、苏宁网络斗嘴,国美也来掺和,三家均“保证全网很低价”,把胸脯拍得山响,开打了有史以来网络关注度很高的“8.15”电商价格战,“招聘价格情报员”、“大家电三年零毛利”等情节设置直逼好莱坞大片,热闹背后,各商家销售猛增,并心照不宣地节约下巨额广告费用……可惜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因为促销雷声大雨点小,网友吐槽“被忽悠”,发改委介入调查后也认定相关企业存在价格欺诈并进行处罚。
可以宣传但不能说谎,可以做秀但不能造假,电商在享受网络营销“免费”好处时,仍须谨守基本诚信法则,否则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当业界的过度炒作、虚假宣传一而再地透支公众的信任,挑战公众的智商,那么当公众因为厌倦和反感而开始鄙视、漠视甚至无视时,“狼来了”的故事必将在电商界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