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家书屋 2012年将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一、“农家书屋”不断普及
2007年,以村为单位,西藏选定了20个“农家书屋”进行试点,分布在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市)。同年10月,西藏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建设“农家书屋”。
在西藏,“农家书屋”的建成,对解决农牧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保护农牧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广大农牧区广泛建立“农家书屋”,有着巩固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抵制达赖分裂集团对农牧区群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的重大现实意义。
今年8月底,西藏为“农家书屋”开发的331种图书和音像制品全部编辑出版完成,配送到试点村。所有图书及音像制品均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专门选题开发或在全国8家藏语民族出版社所出版图书中选取,涉及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卫生健康等多个方面。其中,帮助农牧民致富的种植、养殖、农牧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科普出版物占30%;农村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人口文化类出版物占20%;文化、教育、法律法规、少儿读物类出版物占50%。目前。西藏首批20个试点“农家书屋”已全部建成,配送的出版物也已基本到位。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西藏计划自2008年起以每年660家的速度推进,建设“农家书屋”2000家,很终到2012年全面覆盖全区所有的行政村。
二、“职工书屋”逐步壮大
近日,西藏第一个“职工书屋”在西藏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西藏工会组织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建设“职工书屋”的活动全面展开。
“职工书屋”由全国总工会统一命名,从2008年至2010年的3年间,自治区总工会将集中力量,在全区建设15个“职工书屋”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推动“职工书屋”建设的全面展开。
“职工书屋”示范点由全国总工会出资援建,以配送图书和《工人日报》的方式分配到示范点,遵循以下建设标准:藏书量3000册,报刊2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80种(张),有可上网电脑,由同级工会调配1-2名工作人员从事“职工书屋”的日常管理。
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开启职工智慧,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营造广大职工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是广泛建立“职工书屋”很根本的目的。在今后的5年内,西藏自治区总工会将坚持把重点放在基层,以一线职工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在全区目前尚缺乏读书条件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建设100个“职工书屋”,逐步形成阅读条件比较完备、广泛覆盖职工群众的工会读书设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