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教育设备

“互联网+”为国际教育带来发展机遇

 


    “‘互联网+国际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今后教育事业必将产生空前的影响。”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5月27日举办的中法文化论坛“互联网+国际教育”论坛这样说道。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事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刘利民表示,互联网能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的边远地区,缩小因城乡发展不均导致的师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发掘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广泛利用互联网,可以大大增强教育供给能力,教育场所不必局限在学校,学习主体不再局限于学生,教学从学校向社会扩展,教育阶段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刘利民说道。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如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上学难的矛盾已经基本得到缓解,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凸显。因此,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学。


    “互联网技术为提高人才质量创造了条件,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此外,互联网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路径,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钟秉林说道。


    然而,钟秉林认为,互联网教学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学习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和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等多方面提出挑战。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加强‘连结’和‘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


    此外,钟秉林强调,课堂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互联网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避免对于互联网教学的概念炒作、片面夸大,应优化网络教学环境,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