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教育设备

未来在线教育格局与出路 两个逻辑决定生死存亡

 


  当教育遇到互联网便迎来了行业爆发期。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人民币,在线教育也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很引人瞩目的领域。但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背后,在线教育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在线教育生存要抓住两个逻辑


  有专业人士分析,整个行业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创业者盲目进入的情况下已经进入泡沫期,意味着行业的某些领域也已经开始饱和,这个时候也就是某个行业的洗牌期。


  这样的理论同样适应于在线教育。“疯长”的在线教育在2015年经历了一轮“洗牌”。据统计,截至2014年,有近60家企业已倒闭或转变方向,占比超过10%。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关闭的在线教育公司远远高于10%。


  有预测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那么,经历一轮洗牌的在线教育机构该如何生存?在线教育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2015年国内创投和二级市场有较多资本活动围绕在线教育领域展开,也有很多创投公司或者创业公司经过一轮发展后逐渐淡出市场。”全通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万坚军在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会关注几个核心的、影响企业发展或市场发展的因素,“一是在线教育的创投公司或企业经营者要精准的找到用户,该为哪个群体的用户提供服务,满足供求关系;二是找到精准用户群体后,提供的服务和运营的商业模式能否真正有效的解决用户需求。”万坚军说,能否精准的找到用户,能否有效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两个逻辑关系在线教育存亡。


  业内认为,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能否在未来三年实现业务上的突破,决定了是否能够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巨头热投在线教育源于企业DNA


  在线教育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众多资本和投资者涌入,除了新东方、好未来、学大教育等传统教育机构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公司,甚至大唐电信、科大讯飞、拓维信息等非互联网企业也相继入场。


  “我们一直很关注互联网大咖在行业的动作。在美国、欧洲的信息市场对互联网教育也表现出热切关注。”万坚军表示,任何组织都有学习需求,但学习本身是违背人性,人不喜欢被禁锢,在固定时间接受固定内容,但学习又是人类天性,不断接受新的事物来适应世界,迎接挑战。如何找到矛盾的对立统一点,是在线教育行业经营者关注所在。


  基于这样的逻辑,互联网巨头选择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布局。万坚军认为,这样的布局源于企业自身的DNA。“像FACEBOOK的创始人出来后也打造了以社交为核心的学习平台,内地互联网公司像网易做了公开课,腾讯有课堂,阿里有‘阿里师生’‘淘宝同学’,所有这些布局都与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有密切关联。”


  万坚军表示,期待有更多互联网公司、传统教育机构或创业团队能致力于改变中国教育现状,进入在中国教育市场特别是在线教育市场,希望在学前教育、K12、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留学教育领域出现更多好的产品、服务和团队。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