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教育设备

当教育遇上互联网

    当前,“互联网+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互联网+教育”就是借助网络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新颖的方式来进行授课的方式。


    “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学习平台,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教育变革,是加快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引擎。


    “互联网+教育”深刻影响了教育发展,并为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教育过程公平提供了契机。在教育过程中,互联网连接一切跨界融合、超越时空的特点,让传统教育模式的意识和价值观逐步动摇。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科学探索。


    学校教育要敢于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分工,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 “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互联网”和“教学”的双重双向超越,它如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或为教学助力或让教学受阻。教师只有在技术面前提升自我的主体意识,确立自我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自身具备足够的判断、甄别和利用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克服面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时的困惑,以及现代技术所导致的同质化。学校教育要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以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树立新的教学思维至关重要。


    “互联网+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首先,要发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主体作用。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是“互联网+”时代改革教育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其自主地位,要避免从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多重限制,从而束缚这一新生力量的发挥。同时,为了避免互联网企业、高校、中小学进行重复的低水平建设,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也不可缺少,充分利用多种互联网技术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其次,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保障市场公平。在国家投资有限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各种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投入互联网教育,并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只有现在打破垄断,建立竞争的格局和秩序,中国的互联网教育才能走出“襁褓”,在竞争中成长,迎接日益逼近的国际化挑战。很后,政府应当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化,支持公益教育。中国教育事业东、中、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与城镇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互联网教育市场普遍追求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提倡或鼓励企业进行针对农村家庭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开发,或者向农村家庭提供低价的互联网教育产品,使得互联网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化,而这可以通过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对互联网教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来实现。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