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教育设备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犹如一场风暴,迅速地席卷整个教育界。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迅速地发展起来,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教育这个被称为21世纪很保守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


首先,“互联网+”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其次,“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碎片化学习方式逐步取代了集中式的学习方式。


再次,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同时,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也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互联网+”为教育领域播撒的除了“红包”,也有“炮弹”。首先,碎片化学习方式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有所下降,“凡事问百度”的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得过于便利,思考和学习的过程被削弱,使孩子专注度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明显不足;其次,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剥夺,德育、美育、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学生与实践、现实脱节,对智力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并无裨益;再者,网络课程数量与规模急剧膨胀,而教学质量谁来把关?知识点、价值观的正误谁来审核?新的教育生态形成过程中,新的矛盾层出不穷,悬而未决。


总之,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传统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传统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