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资源网>>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 赢利长征光明在前

今秋10月,数字出版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热点。10月19日,由中国出版科研所举办的2008数字出版年会在香山召开,与会人数多达300余人;10月25日,北京印刷学院50周年校庆的高峰论坛上,数十位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再次共同研讨数字出版的很新进展,而数字出版也成为该校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这些深度探讨中,数字出版如何迅速发展,特别是找到可以复制和巩固的赢利模式,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产业:增长迅速  链条渐成
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文在线的签约仪式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从全球的数字出版市场来看,近几年市场总量一直快速增长:2001年市场规模为1780亿美元,2006年为434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0%,而2007年则达到4512亿美元;数字出版在我国的增长也非常迅猛,2007年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0.15%。这表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冯俊科在北京印刷学院50周年校庆的高峰论坛上介绍了北京市的数字出版情况,除了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等为首的首都报业群和时尚、瑞丽等传媒品牌在数字出版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外,包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内的多家传统出版单位已经先期在业务中拓展数字出版,并取得可喜成绩。
正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公司总裁陈昕所说,“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所开拓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甚至比美国的电子书销售模式要成功许多。” 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成熟,离不开产业链中不同个体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合作。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与中文在线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深度合作已经拉开序幕,以中国移动、天津汉王为代表的数字出版终端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到数字出版的分销中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中心”,这是数字出版领域的一个好事情,这标志着科研机构与企业单位进一步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业界不断推广数字出版的同时,数字出版人才的跟进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大焦点。在北京印刷学院50周年校庆的高峰论坛上,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常务副院长楼文高介绍说,国内目前已经有100多所院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方向和相关课程;4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出版、数字传媒、数字印刷、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软件工程(新媒体)等数字出版教育专业方向;30多所院校开设的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硕(博)士学位点设立数字出版方向。应该说,数字出版的人才供给目前正在逐年上升。

“钱”途:多元竞争  各有机会
数字出版热情的背后隐藏着出版界对这种全新出版方式赢利的渴望。就业界普遍来看,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主要关注电子书、数据库的销售,以及立足于手机、个人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终端的在线出版三大板块。
对于电子书的销售,美国和英国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上,出版商理所当然担当起了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在完善的产业链下,各大媒体对电子阅读情况的报道自然吸引了数字内容深度阅读群体。
图书搜索也在电子书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倡导的确是内容免费的消费理念。虽然美国的微软搜书在上半年美丽终结,尽管一些图书馆与谷歌的合作几多纷争,但谷歌与出版商的合作却一直呈良性发展态势。
在中国,以汉王等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正在引起关注。而爱国者“点读笔”这种传统与数字相结合的电子书与纸质图书的互动发售也取得不错的市场效果。尽管没有具体数据披露这种模式的赢利,但外研社与童趣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有关采访时表示进展顺利。
在数据库销售方面,以励德爱思维尔、英格拉姆为代表的数据库提供商通过销售各种内容的数据库给各种社会机构、团体以赢利。在中国,中文在线、同方知网、方正阿帕比、龙源期刊网也通过同样形式实现赢利。
基于各种终端的在线出版已经被业界炒得炙手可热。亚马逊kindle为公司2008年的收入创造了可观的数据;日进15万元的起点中文网更是为中国原创文学领域的在线出版创造了可观的收益。陈昕在2008数字出版年会上表示“不能在线出版的数字出版必将被淘汰,只有在线的数字出版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中国出版科研所所长郝振省在北京印刷学院50年校庆高峰论坛上再次肯定了这一看法。
基于iphone手机的在线出版业在美国成为人人追捧的香饽饽。而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数字出版业贡献很大的还是手机出版。

链接
传统书业:危机之下 生路何在
尽管数字出版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实现数字出版需要克服的重重难关、尚未建立的赢利模式和巨大的资金投入,都让包括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王文斌在内的很多传统出版人,对数字出版都抱着不操之过急、稳妥前行的态度。在这一背景下,发展熟悉的传统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功能延伸,成为大多数出版社的首选。
“传统出版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领先地位。”山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琚林勇说。在他看来,数字出版赢利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国外相比,我国数字出版速度更慢,绝大多数赢利模式不清晰,整体投入大于产出,远不能对传统出版造成威胁。同时,国内出版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图书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图书销售城乡不均等问题还未解决,因此,未来是数字出版的发展空间,更是传统出版挖掘潜力、迅速发展的好时机。
“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书报刊总销售额为1700亿元人民币,据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000亿元。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就是传统出版业者需要努力的方向。”琚林勇说。
而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也让不少业界人士看到了希望。在这份调查中,尽管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依赖度排名第二的媒体、尽管47.4%的图书读者知道或听说过电子图书、尽管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群中,19.3%的人口阅读过电子图书。但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止住连续下滑趋势,达到48.8%,比2005年的48.7%略有回升;人均阅读图书4.58本,比2005年的人均4.5本略有回升。
在网络与数字出版较为突出、传统图书阅读率逐年下降的日本也出现了相同趋势。读卖新闻社10月就传统图书阅读情况进行的全国调查也发现,当月至少看过一本以上图书的人竟然占54%,相较去年而言,增长了6个百分点。调查发现,49%的读者通过在书店门口的新书和畅销书专柜中挑选,通过新闻报纸的书评介绍渠道,或者听朋友谈论起畅销书话题后便产生兴趣的也大有人在,约各占25%。
这两则消息无疑为传统出版业者看到曙光,自2006年开始启动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更是给出版界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按照这个宏大的规划,到2015年全国64万个行政村要实现“村村有书屋”,而目前全国只建成了书屋2万余家。即使是按照书屋配置很低标准——每家书屋1500册图书计算,62万家由政府财政补贴的书屋也将让出版社得以美美享受“国家文化大餐”。
“如果说农家书屋工程打开了出版界通向农村的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打开了农民消费之窗,而各地新华书店兴起的混业经营,则是为图书进农村打开了源源不绝的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传统出版大有可为。”琚林勇说。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