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应鼓励探索思维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获得了众多网友“惊掉下巴”的10万+阅读量,也引来了全民大讨论。有人说,小学生已经通过优良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早早睁大眼睛看世界;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拼爹”。在笔者看来,这份喧嚣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小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建立。曾几何时,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接近”苏轼的唯一办法就是背诵他的作品。新科技、新变革的到来,将苏轼的所有作品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在猛然地提示着我们——这已经是全新的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
拥抱互联网,不仅仅是教育战线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新视角和新途径——他们将以探索的精神去面对每一项学科,用新科技去梳理所涉猎的内容,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等过程收集证据,处理数据,进行推理,初步揭示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这种很宝贵的探究精神,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逐步学会科学思维,建立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