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教育动态

电子书:2008全面塑造商业模式

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电子书在2008年的国际书业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读者到网店、图书馆,从出版商的各种努力到专家商业模式的深度探讨,从一般读者节到法兰克福书展,电子书都成为关键词之一。

电子课本:学生很爱的替代品
在美国,由于印刷图书涨价,大学生们需要一种更为廉价的纸质课本的替代品。于是作为流行且省钱的选择,电子课本在学生们中间日益流行起来。在去年约一年的时间里,类似智能课程(CourseSmart)和电子篇章(iChapters)网上书店的访问量激增。在这里,学生们下载一本价值100美元的课本只需花50美元。
智能课程首席执行官肖恩·德韦尼表示,自去年8月开业以来,该店已经吸引了来自2500所大学的数十万用户。而今年7月至9月,电子篇章的每月平均访问量为20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3%。德韦尼说,“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各种其他形式的媒介都有电子版本,为什么课本不可以有呢?”
据了解,这两家网上书店都得到出版业巨头的有力支持。电子篇章是由圣智学习出版公司于2007年初创立的;而智能课程得到了包括圣智、培生、威利和麦格劳-希尔在内的6家教科书出版商的支持。

借阅:图书馆引入新手段
想要读电子书,除了“购买”,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借阅”。鉴于大量的作品现在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购买来“拥有”电子书,而不去“按需借阅”呢?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要阻止消费者去购买电子书阅读器,只是想问:为什么要买一个很快就会过时的“下载”呢?这些书都可以在线阅读,而且可以实现丰富的功能,比如,附有参考链接、视频甚至内置游戏等多媒体资料。
想象一下,你想试读一下某本书,通过手机就可以登录图书馆;在咖啡馆里,通过笔记本电脑可以继续阅读;而在朋友家,通过那里的台式机也可以继续阅读;到了晚上,就在床上阅读这本书的印刷本。可见,获取电子书的关键不在于移动设备本身,而在于出版商。
在英国,公共图书馆正在准备快速进军电子书借阅领域,20家图书馆计划于明年推出电子书借阅项目。目前,这一发展趋势已引起了出版商的关注。
数字出版发行商“超速传动”公司为北美8000家图书馆及世界其他图书馆提供电子书服务,该系统允许借阅者通过图书馆借阅卡下载电子书以及有声读物。而超过借阅期后,这些文件将自动失效。在上个月为70名英国图书馆馆长召开的研讨会上,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斯蒂夫·泼塔什表示,市场反响非凡,公司将在英国市场开展重要计划。
卢顿图书馆负责人菲奥娜说,电子书借阅计划的主要目标读者是许多每天远距离往返上下班的人。诺福克图书馆负责人詹妮弗则表示,她正在试用索尼阅读器,“我们将组织人到外面去向大家演示如何使用阅读器并听取人们的意见。”
但现有的公共借阅权制度并未涉及电子书。为此,英国费伯-费伯出版公司号召出版商、作者和图书馆就引入新的借阅手段共同讨论,以期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

出版商:数字平台弥补黑白缺陷
由于目前还没有全色电子阅读器,对于插图本出版商而言,如何才能赶上这股数字化潮流呢?
书业对于进入数字化世界感到十分兴奋,但是目前缺乏能够支持全色显示的电子阅读器,显而易见,这给插图本出版商出了个难题。
如何利用数字化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很好的产品呢?在英国,多尔灵-金德斯莱出版社一方面观察着国内电子书市场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多种其他数字平台向用户提供内容产品服务。
多尔灵-金德斯莱出版社清醒地意识到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于是,从2003年开始对重版书进行数字化整理,如今所有新书也建立了数据库。这使得该社的书可以通过机载娱乐屏幕、手机、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多样的数字平台到达用户。
当然,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把一整本书原样照搬到新的数字化平台上。图书的数字化过程需要原创思维、专业的数字化技术,此外,还要通过与恰当的软件供应商合作将这些图书的内容传递到屏幕等载体之上。
准确细分内容,并通过恰当的合作伙伴销售出去是成功的关键。英国网上杂货店奥克杜新近推出了菜谱搜索引擎,网上购物者可以按照菜谱指示的准确用量选购各种调料。而支持该搜索引擎的数据库基础就是多尔灵-金德斯莱出版社2008年的主打烹饪书《烹饪书》。
多尔灵-金德斯莱出版社的成功为其他插图本出版商的数字化实践提供了参考,而且这也是电子书阅读器无法做到的。同时,不要放弃原有的印刷版图书主业,因为这是插图本出版商的长处和根本所在。

未来:一定是明智选择?
在到处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轻松地进入数字图书馆。那么,为何整个书业却如此痴迷于电子书下载而不是其他的商业模式呢?这么做算是明智之举吗?
回想当初,书业刚刚踏上数字化进程时,把数据下载到离线设备上使用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互联网还不过是条“土路”,用起来远不及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便捷。如今时过境迁,由于技术不断升级,电子书阅读器型号也不断更新,你今天买的电子书10年后就不一定还能读了。尽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要下载、存储和购买电子书呢?对于书业而言,提供电子书下载是合理的商业模式吗?
如今,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数字产品市场上两种主导产品,它们都可以接入互联网宽带服务,都比电子书阅读器功能更强大,而且正变得越来越便宜,速度越来越快,用途也越来越广。
当初,谁会想到现在人们可以随手从口袋里掏出来黑莓查收电子邮件;无线网络铺满了中学、大学的校园以及商业和休闲场所,甚至整个城区到处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
而现在,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人们到底需要多少移动设备?分别用它们来做什么?难道你真的打算去上班的时候包里装着笔记本电脑,口袋里揣着用于私人事务的手机和用于公务的黑莓,胳膊下面再夹上一个电子书阅读器?尤其是当你要乘飞机或要去度假时,通常要考虑一下优先带上哪些设备呢?别忘了,还要带上这些设备各自的变压器和附件。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