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校园通大会    第二届校园通大会   第三届校园通大会  校园之星官方新浪微博    校园之星总经理腾讯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校园之星
客服热线:010-83621612
您当前位置:首页>>AI教育资讯>>AI教育设备

互联网教育百花齐放

 


互联网教育,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汇。2017年,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的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从商业角度来说,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商业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在线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效率,实现教育资源互通互享,降低传统教育领域重资产运行的软硬件成本,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如此利好的“风口”下,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围墙”,实现“起飞”,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A 互联网+教育就在身边


首先,简单认识什么是“互联网+”,举例来说明: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自行车,共享单车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而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作业软件,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那么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怎么样?记者走访发现,在有的学校,老师的板书必须写在投影用的白板上;而在有的学校,学生却可以通过iPad端和老师交流互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较2016年底增加662万人,半年增4.8%;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19.2%,较2016年底增加0.4个百分点。其中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2亿,与2016年底相比增长2192万人,增长了22.4%;手机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16.6%,相比2016年底增长2.5个百分点。


B 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互联网,让地球变成了村落的同时,也让学校之间打破了围墙,走到一起,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隔空上课”。


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韩景阳主任告诉记者:“其实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但是四五年之间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互联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共享经济的发展。我们把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放到网上去,让更多学生分享,这也是清华慕课 学堂在线 的研发初衷。”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140余所大学提供2000多门很优化的在线课程;自互联网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教育部也认定5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线课程基于网络大规模传播。


此外,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让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韩景阳主任以学堂在线的一个分支——爱学堂举例说明:“该软件通过大数据分析孩子的成长喜好,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动漫短片形式展现枯燥的教材知识,让孩子爱上学习。”


C 现代化教育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从目前看,参与互联网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课余时间上线听讲,就是说,学生全是在利用“碎片时间”在线学习。众所周知,网络学习经历了网络普及后十几年的实践,包括网络在线教育在内的所有网络教育,而很后被证明成功的少之又少。教育有自己的固有特性,这也是互联网发展到现在难以“全面占领教育高地”的一个原因。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论坛上表示:“未来教育就是现代化的教育,而互联网教育应该是为未来教育或者说为现代化教育搭桥铺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教育现代化或者说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人的现代化。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学校,一定是现代化的学生和具有现代意识的学校,而不是古老和陈旧的、与世隔绝的学校。”


除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者行为观念的现代化也尤其重要。这里所谓的现代教育观念,即公平开放的协作分享和有效互动,这个互动式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人人都可以平等地参加互动。人的现代化,辅助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联网教育。

版权所有: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008号 京B2-20180669 | 工商备案[104492901] | 京ICP备12004309号-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