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科研所:数字出版赢利空间渐大
本报讯 (记者彭致)11月20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08版)》、《20
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对外集中发布。三部报告基于对近年出版业的调查和分析,预测出版业的可能发展空间。其中,有关数字趋势的分析表明: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国际国内出版业或将有更大动作。
中国:今年数字出版总收入可达530亿元
《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称,我国出版业自21世纪开始以来进入战略转型期,传统发展方式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已出现了重大突破,新的发展方式雏形已经呈现。这份报告认为,我国出版社数字出版的销售收入逐年增加,甚至已经成为少数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报告认为,我国数字出版目前高歌猛进,各领域增长迅速。《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主报告显示:2007-2008年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0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0.15%。据预测,到2008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规模可能会达到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13%,比2007年增长46.42%。
其中,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收入达7.6亿元,电子图书收入达2亿元,数字报纸(含网络报和手机报)收入达10亿元,博客收入达9.75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52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达150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105.7亿元,互联网广告的收入达75.6亿元。
国际:细分市场选择不同转型
《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08版)》在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7个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相关统计数据和发展状况展开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05-2006年的国际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向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期。
2005-2006年,上述7个主要发达国家在出版市场加速洗牌的同时,不同的细分市场面对数字化的潮流,选择了不同的转型方向。其中,大众出版领域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大众图书出版集团的跨媒体开发和数字化营销业务的发展上,学术专业出版领域则在向数字出版转型方面颇见成效,而教育类出版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国家教材出版政策的变化上,其数字化转型目前主要表现在学生成绩与表现评估体系方面。
这份报告认为,随着信息制造与传播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切实可行的数字出版业发展模式已经出现或成型,而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中,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及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包括: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平台就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展开激烈竞争,网络出版物下载和销售成为出版产品重要流通渠道,实力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开发公司相互收购。
tryptizol 25 mg
go tryptizo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