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纸质网络两面被烤
纸质版辉煌不再,网络竞争依然激烈。

维基百科是百科全书的很大竞争对手/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网站
在当今数字化泛滥的大环境下,纸质百科全书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覸dia Britannica)、德国的Brockhaus百科以及法国的Quid百科都是较知名的百科全书,其发展的历程都说明了一种趋势。
纸质版:销量和定价一跌再跌
《大英百科全书》是历史很悠久且仍然在版的英语百科全书,很早诞生于1768年苏格兰的爱丁堡。该百科全书现在由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在美国出版,其内容涵盖200多个学科,且一直连续修订,是一部权威的学术性综合百科全书。
20 世纪90年代,《大英百科全书》纸质版的销售受到了数字化的冲击。1990年,纸质版《大英百科全书》的销售额为6.5亿美元,为其史上很高销售额,但在之后的6年里,该书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极速下滑。1997年,该书的销量是1990年的40%。为了挽救颓势,大英百科全书公司于当年推出了大英百科全书网站。但是由于维基百科、微软公司Encarta百科全书等网络百科全书的流行,《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根据《纽约时报》的消息,目前,《大英百科全书》纸质版的销量大约只有1990年销量的10%。
同时,《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价也一跌再跌。《大英百科全书》原来的零售价为1500-2000美元,之后由于Encarta百科全书等网络百科的竞争,其纸质版不仅附送CD光盘,还将价格降低到现在的50美元。而出版一本《大英百科全书》的成本大约为250美元。成本与零售价格如此悬殊,使其继续出版的可能性及商业意义都受到质疑。
德国Brockhaus百科全书诞生于1796年,经过了200余年的出版历程,仍然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Brockhaus百科出版公司于2001年设立自己的网站。今年2 月,Brockhaus百科出版公司宣布,停止出版其纸质版百科全书,并在今年4月全面推出其网络版百科全书,希望能通过广告创收弥补纸质版百科全书带来的亏损。Brockhaus百科全书的发言人表示,其公司在2007年的销售亏损额达几百万欧元。
而法国百科全书Quid的历史则相对短,其由多米尼克·弗雷米(Dominique Frémy)及其妻子创建于1963年。Quid百科的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经常一出版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很高年销量达到50万册,而近年的销量只有10万册左右。因此,Quid百科在去年宣部停止其纸质版百科全书的出版,全部业务转为网络百科全书。今年10月2日,创始人多米尼克去世,其子掌管公司。
网络版:靠什么超越维基百科
虽然几大传统百科全书纷纷投身网络,但网络的竞争仍然残酷。作为一种知识载体,百科全书在内容的创意方面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但作为一种商品,质量和服务仍然是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所谓网络百科全书的质量,主要指信息的准确性。纸质百科全书,目前很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维基百科。作为免费的网络百科,维基百科便捷而庞大的查询系统令人称道,但相对于传统百科全书庞大的专家编纂团队,错误率是维基百科很大的硬伤。
根据2005年12月科学杂志《自然》(Nature)的报道,在随机抽取的有关42个科学专业词条的解释中,维基百科出现162处错误,而《大英百科全书》则为123处。虽然错误无法避免,但该项数据仍然令人震惊。参与很新版《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撰稿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4300多位专家、学者,其均为学术领域的权威人物,包括10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拥有如此庞大的专家队伍的《大英百科全书》错误率仍然高达平均一个词条3处,这也令人感到担忧。大多数高校曾经因为质疑维基百科内容的权威性而禁止学生使用其资料,而现在,一些教授开始使用它作为自己的教学工具。
客户体验是百科全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客户群体上的选择,网络版Brockhaus百科和Quid百科都只有德语版和法语版;另外,《大英百科全书》和 Brockhaus百科对一些词条的查询有限制,只针对会员开放。而维基百科的多语种版本以及开放式的查询体系都使其赢得了众多网民的青睐。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平均每天有8.5%的用户访问维基百科,相当于每天200万人次的访问量。
另外,维基百科的链接功能、资料来源、历史查询等功能都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是一个目前相对成熟的网络百科全书产品。而其他网络百科全书在服务性方面都相对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在网络争得一席之地,路程还相当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