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纸技术迅猛发展考验传统书业
“2008年是电子(纸)阅读器飞速发展的一年,许多厂家纷纷加入到了这个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在这个时期也如雨后春笋般被推出,整个行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完成了一次换代升级。”日前在京召开的“电子(纸)阅读器测试报告”发布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主任张立作 出上述表示,“电子纸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将对传统出版产业形成巨大冲击,冲击来临的速度也许会出乎人意料地快。”
据中国出版科研所所长、报告课题组组长郝振省介绍,课题组自2007年12月起,历时一年,针对国内外14款主流电子(纸)阅读器,采用专业设备和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就显示效果、使用功能和直读格式三大指标进行了专业测试,并在科学赋值体系的基础上,参考价格调查,很终形成五大排名榜。值得称道的是,国内产品在此次测试中,每项指标都有上乘表现,综合排行显示,国产的翰林V2高居榜首,著名的Amazon Kindle则屈居亚军,第三名同样是国产产品易博士M218B。可以说至少在技术层面,国内外产品可谓平分秋色,然而,尽管国产电子(纸)阅读器在使用功能的开发上已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核心显示技术的开发上,目前仍未从实验室走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测试显示,尽管电子(纸)阅读器在实际文字显示效果方面已十分接近纸张,但在触感等方面仍然与纸质读物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具备传统纸张的所有优点,如显示介质足够薄,任意卷曲,不消耗电能,任意书写绘画,高分辨率,高白度,优秀的对比度,成本低廉等。”张立介绍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纸应用的推广,比如在电子教课书等新兴应用领域,支持手写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学生们习惯了对老师提到的重点内容作注释、笔记等,而笔输入提供了其他输入方式无法轻松实现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但目前的电子(纸)阅读器在手写输入方面的表现还存在一些硬伤,而且使用功能并不完善,在一些需要及时记录的场合,部分产品的响应速度使得这项功能几乎如同鸡肋。”
此外,电子(纸)阅读器本身的优势也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如在一些重要格式的支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多数电子(纸)阅读器所支持的文件格式仍以纯文本为主,网民获取大量互联网信息的很主要渠道——HTML格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日常公文的PDF、DOC等电子文档格式,支持率则很低。“将来的电子(纸)阅读器应该是一种开放的阅读平台,其阅读内容不应该仅限于电子书,还应具备编辑办公室文件、阅读网络资讯等能力,这就对阅读器直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会影响电子(纸)阅读器的普及。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E-ink二代Vizplex TM(TM处右上角位置)技术在文字显示效果方面全面领先于液晶显示技术以及E-ink一代技术。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也传出将在新一代产品中采用E-ink显示技术,从中也可以看出电子(纸)阅读器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向E-ink倾斜。但液晶技术在灰度级方面的优势仍比较明显,对图片的表现能力较强,无延迟翻页等功能也使其在刷新速度方面明显优于E-ink技术。
电子纸的概念出现于1975年,1996年4月,MIT的贝尔实验室成功制造出电子纸的原型。这种类似纸张的电子显示器,以其兼有纸的特点(如通过反射环境光呈现内容,视觉感观几乎完全和纸一样等),又可以像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一样不断转换刷新显示内容,耗电低等优点,一经问世,即为市场所重视,目前已知的开发电子纸的公司就有E-ink、SiPix、Polymer vision、元太科技,也有跨国巨型公司如Sony、IBM、Hewlett -Packard、Philips、Fujitsu、Hitachi、Siemens、Epson等等。
理论上电子纸不仅将“革”传统纸张的“命”,还会取代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液晶显示技术——辐射、屏闪、高能耗等痼疾在电子纸出现之后将不会再成为障碍。当电子纸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形成联盟,传统出版业将受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造纸、印刷、物流、销售等不同环节,将不可避免地衰退或者重新定位。亚马逊正在推广的Kindle阅读器,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巨大变化。Kindle所推行的“在60秒内获得任何一本书”的理念,基于无线数据通讯技术,使用户可以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浏览、购买和下载书籍,打破了人们在获取传统读物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成为电子(纸)阅读器努力的方向。在国内,《解放日报》、《广州日报》等已率先推出了电子纸报,辽宁出版集团于2000年开始的“掌上书房”项目,是图书出版界较早介入电子(纸)阅读器产业的尝试。
由于技术与成本等原因,目前电子(纸)阅读器的整体价格还有些偏高,完全无法同价格低廉的纸质图书相比。但在其迅猛发展的势头面前,出版业能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