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书业七大猜想
一、图书销售,能否一路飘红?
年末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使得图书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就在业内对图书市场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争论的时候,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全国书店零售市场调查”提供的数字显示:2008年10月至11月,图书销售码洋与2007年同比均有所下降,这是自建立数据监测系统8年来,这两个月份首度出现负增长,而此前的增幅基本都达到10%。
尽管如此,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寒”,对国内业界来说似乎并不是很冷,全国各地出现的财经类图书销售“繁荣”就是个例子。为此,有业内人士断言,虽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让国内出版业特别是零售市场出现了零增长与负增长状况,但阅读是一种人类稳定的生活状态,因此书业相比于其他产业而言,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得多。
当然,我们不否认受金融危机滞后效应的影响,2009年5、6月份期间,中国书业将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图书行业的失业率将急剧上升,一些中小企业将会倒闭。然而所谓祸兮福所倚,危机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相信出版社明年会更加磨砺自身,加强对产品的打造。那些实用的图书、能够解决群众迫切需求的图书在今年的市场上将会有广阔的市场。
二、“融资”,在新年还将继续?
作为资本市场一道亮丽风景的中国出版企业,2008年在出版传媒业掀起的“融资”,在新的一年是否会继续?出版业IPO市场会出现怎样的一种场面?哪些出版集团会成为融资市场的赢家?
从国家将继续予以出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看,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转企改制的范围将扩大,速度将加快。同时政府鼓励跨地区、跨媒体进行联合组建,并期待两年内产生三个“双百亿”出版集团。这些对很具抗周期性行业的出版业来说,2009年应该是通过上市融资或其他方式跨行业融资、做大做强的机会点。
目前已有3家出版集团在A股市场上市,出版传媒(601999)跨地区组建“北方出版航母”的计划已经开始启动,借助这个资本平台,应该有一些出版集团通过融资做大做强。时代出版(600551)也很可能借“双百亿”之“东风”,迅速扩张,与出版传媒成为南北相望的出版巨头。凤凰集团成功借壳ST耀华(600716),有了资本平台,目前这个中国出版业唯一“双百亿”的出版集团必然会有更大发展。
2009年,对于那些有志于融入资本市场的出版集团来说,一片凋零的股市能否使其成功上市,有不少不确定性,但是在未来的几年,上市依然是出版业的必修课,而且要想在两年时间内出现三个“双百亿”出版集团,也必须要借助资本的杠杆效应,才能迅速扩张,做大做强。
三、数字出版,会成为中国出版主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持续提高,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不断变化等等因素,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2008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超过2.53亿,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已超过1000家,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24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亿。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已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和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立项,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加快传统出版的战略转型。这些都为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将有更多的出版社实现跨媒体同步出版和通过POD系统为读者提供图书的按需印刷服务,正版电子书总量将有大增长。
可以说,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出版业进行改造,将大大提升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和速度。可以预见,中国数字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的主流。基于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中外出版商将在数字出版和技术交流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出版业的转型是迫在眉睫。
四、“走出去”,怎样走得更快更远?
2008年,在全方位对外交流的同时,中国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正日益增强:展会规模越来越大,展出品种越来越多,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
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全国引进图书与输出版权之比依次为6.86∶1,5.34∶1,3.99∶1。这说明,尽管我国版权输出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语言障碍、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但如能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很有可能逆势占据世界文化版图的有利地位。
从图书和版权贸易到图书选题的共同策划开发,再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图书出版业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积极加入国际合作,并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据悉,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增加“走出去”经费,主要扶持版权输出、实物出口和会展。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流向鼓励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单位“走出去”等。
2009年,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世界上很大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除此之外,相信美国书展、伦敦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伦敦呼唤”音像展、戛纳国际音乐博览会等国际性盛会中的“中国声音”也将愈加强大。
五、网络和实体,书店能否平分秋色?
可以说,网络书店自诞生之日与实体书店的竞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受到网络冲击使传统的图书销售模式开始变革,出版社、书店纷纷开始加大网络销售的力度,从北发网上书店建立、各个出版社自己的网站纷纷成立的现实看出,网络销售图书的潮流不可阻挡,在2009年这种势头将愈加明显。
靠着“先到”的优势,目前如当当、卓越亚马逊凭借其雄厚实力,在读者中占据了大片“江山”。网络书店销售折扣低,宣传展示效果好,方便锁定出版社的读者对象进行重点推荐。而在实体书店里品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更有阅读的感觉,要比网络书店感觉好很多。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市场缩水的情形下,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能否分出伯仲也不好说。
六、民营工作室,将继续两极分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民营工作室已过5000家,《藏地密码》、《求医不如求己》、《德川家康》等由民营工作室策划、引进的图书在国内畅销书市场绽放异彩,可见民营工作室近两年焕发勃勃生机。但业界也不可否认,民营工作室也良莠不齐,毕竟出版图书登上各大畅销榜单、发行量过10万册的民营工作室并不多,2009年这种趋势将愈发明显。
2008年,知名书业策划人路金波、李克分别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成立辽宁万榕书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标志着国有出版集团与民营出版集团在资本领域合作踏上新征程。
业界普遍认为,资本合作很能体现业务合作的深度,资本合作是所有合作中很有效的合作。在政府的推动下,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民营工作室在未来几年中,将与各大出版集团进入资本合作的领域,前景可观。
但是,随着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市场化运作,不少民营工作室也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合作对市场的倾斜。同时,以跟风策划见长的民营出版也不得不在市场同质化下降的情景下面临更大的挑战,甚至出现濒临破产的可能。
七、音像业,新突破点在哪里?
从一度火爆到一路走低,2009年的音像业无疑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期待。期待它早日走出低谷,和2009年的春天一样,进入春回大地的回暖期。
分析造成音像业走进低潮的原因,网络无疑是第一大“敌人”。虽说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何时终止网络下载的免费“午餐”,著作权持有者与网站经营者间一直在奋争中。令人惊喜的是,音著协为著作权人争取经营者版权付费的奋争有了进展,相信2009年这一进展会有新的惊喜。另一个是盗版。作为冲击音像业的第二大敌人,音像业者不会忘记,几年前地下盗版生产线屡屡被查获时的喜悦。同样也不会忘记,这些被二次利用的设备,又成为日后造就市场饱和的因素之一。2009年,如何让这些瘫痪的设备再起死回生,无疑是音像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那毕竟是国家一笔不小的资产。
如果说前两者因素是客观因素,那么促使音像业低迷的第三个因素——新技术,则是主观因素了。音像业者在为Mp3﹑Mp4﹑Mp5这些市面上流行的小机器及日趋走红的数字出版目不暇接又无可奈何的时候,是否要考虑自己出版的很新音像制品,要与很新配置的电脑匹配,因为读者淘汰产品的速度远比淘汰设备快。
预测2009年音像业走势,笔者认为,网络免费下载、盗版两个因素的冲击,会随着法律的完善逐步得到解决。而新技术方面无疑需要音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了。寻找出传统音像出版业和新技术之间的嫁接点,也许是2009年音像业回暖的突破点。